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人教版)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1.pptVIP

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人教版)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侵略,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3)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绥靖政策” 慕尼黑阴谋 大战全面爆发 大战全面扩大 时间:1938年 内容: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后果:纵容了德国,加速战争的爆发 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6月22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 )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C 2.代表英国签订《慕尼黑协定》的是 (  ) A.丘吉尔    B.达拉第    C.张伯伦   D.戴高乐 3.下列国家与“慕尼黑阴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捷克斯洛伐克      B.德国 C.英国         D.波兰 C D 4.在20世纪30年代,对德国的侵略扩张奉行“绥靖”政策的国家有 (   ) (1)苏联 (2)英国 (3)法国 (4)美国 A.(1)(2)(3) B.(2)(3)(4) C.(1)(3)(4) D.(1)(2)(4) 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C.德国空袭苏联       D.德国进攻波兰 D B 6.1941年6月22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珍珠港事件      B.美英等26国《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苏德战争爆发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 7.希特勒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宣讲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应该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消灭共产主义。下列哪一次战争最符合他的上述主张(  ) A.进攻波兰   B.进攻法国   C.突袭英国   D.进攻苏联 C D *   慕尼黑阴谋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是一个大阴谋。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之为慕尼黑阴谋。 * * *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侵略,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侵略,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第一阶段(1940.7.10~8.12)攻击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和英国南部诸港口,以引诱英战斗机出战,查明英空军的兵力部署、防空能力并检验自身的突防能力。德国损失飞机286架,英国损失150架。 第二阶段(1940.8.13~9.6)突击英空军基地和雷达站,寻歼英空军主力。英损失战斗机186架,虽击落德机380架,但元气大伤,情况危急。 第三阶段(1940.9.7~10.31)德空军改变攻击目标,全力轰炸伦敦。10月12日,希特勒下令推迟执行“海狮”计划。 第四阶段(1940.11~1941.5)为隐蔽进攻苏联的企图,继续轰炸伦敦等大城市。主要方式为夜间轰炸。 * “巴巴罗萨”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约1122~1190.6.10)的绰号,意即“红胡子”(Barbarossa)。腓特烈一世曾参加十字军东侵,希特勒想以此给侵苏战争染上“圣战”的色彩。 * 纳粹党宣传部部长,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 1897.10.29~1945.5.1),曾提出“德军不可战胜”。 *   南云忠一:1908年11月21日从日本海军兵学校36期以第8名毕业,专业在鱼雷战术。曾任轻巡洋舰“那珂”,重巡洋舰“高雄”舰长,及第11驱逐队司令。太平洋战争初期,成功指挥了第1航空母舰编队对珍珠港的突袭,在1942年的太平洋战争中也表现良好。但指挥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失去了4艘航空母舰,此战被认为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为此南云受到众多的批评,很多日本海军人士认为南云没有把重点力量放在中途岛之战。之后,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