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合作 探究 课堂 小结 随堂 作业 情境 导入 斯大林统治时期经济建设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制定计划,严重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突飞猛进,而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甚至下降,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权力机制领域是“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顶峰上。 导入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等国家领导人为其守灵 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1)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主义,加强民主和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苏联城市青年 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 (2)经济上:大胆改革计划 经济体制,减少中央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赫鲁晓夫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由于政策上的连续失误和一些不切实际的提法,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 2.匈牙利改革 背景:50年代初,匈牙利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时间:1956年底 人物:卡达尔 匈 牙 利 概 况 匈牙利改革的内容? 1.政治上:大力推行民主集中制,广泛团结各阶层 人士,加强法制建设。 2.经济上: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 实行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放慢重工业发展速度,大力 扶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积极改善人民生活。 匈牙利改革起到什么成效? 匈牙利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平稳,市场较繁荣,人民生活明显提高。 50年代东欧反苏和主张改革 杜布切克出任捷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波兰团结工会获胜 时间:1985年 人物:戈尔巴乔夫 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 进行改革。 戈 尔 巴 乔 夫 (1)经济改革 对内改革以经济为重点,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 在经济改革无效的情况下,转向政治体制。1988年6月,提出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度,进行所谓的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 (2)政治改革 (3)新思维外交 与国内改革同步,苏联领导人还开展“新思维外交”,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幻想得到西方大量经济援助,实行妥协和退让。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无效,就转向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随之而起的就是地方势力与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势力结合起来,成为瓦解苏联的基本因素。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匈牙利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改革有一定成效,但最终 给党和国家带来一些问题。 改革取得成效,社 会安定,经济发展。 改革没有取得成效,最 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 (2010·日照学业考试)赫鲁晓夫改革之所以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未能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B.未在政治上采取改革措施 C.未改变两极格局的局面 D.未根本突破原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D 2. (2010·江西中考)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列宁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邓小平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4课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课件02.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5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课件02.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6课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课件01.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课件01.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课件02.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课件01.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6课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课件02.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件01.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19课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件02.ppt
-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川教版)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件01.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最近下载
- 制造企业数字化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建设方案(20页PPT).pptx VIP
- 防跑道侵入考试卷附答案.doc
- 3-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docx VIP
- SL252-20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pdf VIP
- 监理例会会议纪要范文.docx VIP
- 新时代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SL260-201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董.pptx VIP
- 新解读《GB_T 12604.3-2013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