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探究—合作”,实验教学的灵魂》
“探究—合作”,实验教学的灵魂
丁淳刚
【摘要】
“探究--合作”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观察材料,让学生对具体、客观材料的探究,从而感知材料的有关结构;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探究内化为能力。笔者运用“两法”结合、“三过程”相统一;用活材料,引导有效探究;留足时间,搭建合作平台;放飞思想,凸显主体作用;多元评价,分享分享学习成果的教学实践内化了“探究--合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 科学、“探究--合作”、体会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实验教学贯穿于所有研究性活动,是学生今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其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教学内容、要求、特点难把握。小学科学又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教育学科,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载体,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水平较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在发展期,学习心理相对不稳定,导致科学学习具有自己的特征——探究多,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多,实践方案多。为此,早在1998年我市教研室就开始提出了科学课的“目标自学辅导法”,后延伸为“探究—合作”教学法,并在全市的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课改的实验。
“探究--合作”教学法一是指教师通过精心设计与概念有机联系的观察材料,让学生分批操作,学生通过对具体、客观材料的探究,从而感知材料的有关结构;二是指学生在组内,班内说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更丰富、具体和完整的形象,使探究中观察比较、归纳的形象内化为能力。探究-合作,也符合当前市教研室倡导的“半小时课堂”理念,充分把课堂时间还给孩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近些年的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利用“探究--合作”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不仅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及实验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学生反映科学课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的科学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到了轻负担,高质量,是孩子们最喜欢上的课。下面就谈谈我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反思。
一、“两法”结合,“三过程”相统一。
“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质是“探究--合作”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法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教学过程与科学过程,认知过程的统一。
科学教学中的大部分科学知识是理论性的,没有实验或演示,学生根本不能理解,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或教学之余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投身于大自然中去“探究”与“合作”,不但能使学生巩固加深课堂知识,拓宽知识面,而且能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资源,千姿百态的物种和各种变化无穷的现象,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实验,不仅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学到不少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还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投身大自然,虽说学生能观察到大量的生物,但有些生物的某些现象,比如青蛙卵的孵化过程,豌豆的发芽过程等,并非靠一两次的课外活动所能观察到的。因此,我组建了课外兴趣小组,在所任教班级教室、实验室精心设置了“生物角”,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制作,长期地观察和实验。为此,我还在教室的一角放置了一个玻璃缸,缸里装了清清的溪水,养了金鱼藻、泥鳅、小鲫鱼、螺蛳等生物,构成了一个小小的“池塘群落”。每当上科学课或兴趣活动课,同学们会不约而同地围到充满生机的小“池塘”边,饶有兴趣地观察一番。而几乎每一个同学都会讲“池塘”的道理:金鱼藻在光合作用时,会制造出氧气,使水中有足够氧气,供水中的小动物们呼吸,又提供给小动物们一定的食物;小动物们的粪便作为养料供金鱼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春天时,还可以在“池塘”中放一些蛙卵,观察青蛙由卵--蝌蚪--幼蛙--成蛙的生长演变过程。这样让学生生动地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学会长期实验记录,而且为教学提供了最生动的教材。在成蛙后,举行青蛙放生活动,还可以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生命,保护我们地球的生态平衡的思想。
我还选择与课堂实验有关的课题,开展制作标本或模型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学习“植物的叶”之前或之后(或者在金色的秋季),采集各种树叶,制作成标本,将他们好的作品塑封起来,一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无穷,也可用来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标本作为教具,一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他们更好更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还有制作青蛙生长史标本、昆虫标本等;制作帆船、螺旋桨船、潜望镜等模型,学生既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技能,又充实了学校的实验设备。
二、用活材料,引导有效探究。
引导学生对有结构的现实材料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操作这些材料,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性等智慧才能,探究出材料中所隐含,即亲历科学的程序,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