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调色板的画家林显模画室专访杨平猷.PDFVIP

不用调色板的画家林显模画室专访杨平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用调色板的画家林显模画室专访杨平猷

2011-2013 台美人鄉情展 邀請展 …………………………………………………………………………………………….. 不用調色板的畫家 林顯模畫室專訪 ◎楊平猷 Tom 2011 年初,為了籌辦台灣傳統周 [鄉情藝展],第一次造訪碩果僅存的旅美台灣 先輩老畫家──林顯模畫室 。當時,只為了展出資料的方便,除了邀取他的畫作之 外,百忙中並沒有和林顯模老師多談 。 回想過去學生時代,從台陽展與省展,所有先輩畫家都有某些程度的印象 ,而對 林顯模老師的畫則不太深刻 。直到2008 年在Montery Park 長青畫廊,他的個展中第 一次看了當時的現場全貌,驚訝中對林老師才有真正的認識 。尤其如[圖一]所見, 不論龐大的畫面 、主題內涵 、畫面組織 、色彩的配置,都令人讚嘆不已 。 這張畫的主題是觀音山 ,他畫盡了全台灣人對觀音山的情感與想像 。以象徵的 手法,對遠方的觀音山景 、繁華的台北市區 、依稀的淡水河面 、加上河面上空自由翱 翔鷺鷥所幻化的台灣人心中的遐想,演化著封神榜的民間故事,鮮豔炫麗動人 。圖中 下方的半身人像,就是本文的主人翁,謝理法筆下的武將型畫家──林顯模老師的肖 像 。 今次的造訪,是帶著朝聖的心有備而來,而林老師也欣然暢談 。 抵達時,他正從畫室對街的住家過來 。進了門,繞過神壇,他停下來,雙手合 十一拜,煞有介事的神情,令人好奇,也感受到一種平實鄉情的生活模式 。 林顯模,1922 年生於台北板橋 。年少即顯現繪畫的偏好 ,小學二年級時,母親 聘請繪畫老師來特別指導,他的天份也得到學校當局師生的公認肯定 ,當年滿州事件 [九一八事件],學校即選用他的兒童畫作為前線慰勞日軍禮物。(時空不同,主事 不同,角色不同,請不必怪異 。) 其後第一次機會,他參觀台灣總督府府展(即後來的台展) ,對成人名家藝術的 驚奇,即發誓立志成為畫家 ,小孩有這種思惟是少見的 。 二十歲,前往日本,就讀私立的川端藝專,準備入學東京藝術大學 。得[二科 會]會員山下新太郎的指導 ,他強調要畫出[可以竹竿穿透畫面樹林]的空間感 ,這 個論調在楊三郎的故事中也有流傳 ,可見當時日本藝壇對空氣的透視相當的重視 。記 得2011 年[鄉情展]開幕式中,林顯模評賞林之助的畫作時也提起空間意識讚(空氣 的透視)美過。而早期我在李石樵座下修學素描時,空間觀念也被強調並教導訓練 , 量感 、質感 、空間感等傳統藝術美感是學院藝術訓練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林顯模當年 就這樣努力著 。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東京藝大入學不成,二十四歲回台 。 戰前台灣的府展,日台畫家有不平等對待的傾向 。楊三郎 、李石樵等先輩畫家 即創立[台陽展],開展了台人青少畫家的另一平台。然因戰亂美機空襲而中止三 年 。國民政府轉進來台後,才申請復展。 當年蔣政權初期,台灣的政治民權受到打壓,但文化藝術因有心人士如楊肇嘉 吳三連等政壇文化人士的推動而不至沉淪 。藍蔭鼎 、李石樵 、楊山郎等人成立美術講 習會的推動,對後進的培育頗多,林顯模得到特別的賞識與提攜。從林顯模的畫面上 顯出的跡象,李石樵對他的影響份量應該蠻大 。 隨後幾年,他在省展與台陽展中,屢得大獎 。1966 年成為省展台陽展的評審委 員 ,其繪畫成就可見一般 。 當年藝術家需依賴副業而活,林老師曾任新生報旅行社文化组 、東方出版社畫 插畫 、東方少年編輯委員,這些刊物在我童年時印象深刻 。 也因為展覽屢屢得獎上報,他成為當年的藝文達人 ,為王永慶所注意。 王永慶是少數善用美藝人才的企業家,遂延攬為台塑開發部主任,以[林大 師]來尊稱。從事台塑企業下,產品 、技術與市場的開發 。養成台塑旗下下游廠商, 對台灣的窗簾 、皮包與鞋類等台灣民生工業的設計發展貢獻很大 ,林大師也為日本業 界競爭者所敬畏 。 雖然副業龐大主業萎縮,林顯模沒有懈怠,每年還是有幾張創作在省展台陽展 中秀出,一直到退休來美後才成為百分百的全職藝術家 。 因為他的日語講得比日本人還要日本人,加上業務的需要與方便,經常往返於 台日之間,對日本藝壇頗多注意,素描基礎,畫面結構及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