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太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水生态学杂志
第33卷第1期 水 生 态 学 杂志 Vol.33,No.1
2012年 1月 JournalofHydroecology Jan., 2012
东太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1 2 2 1 1 1
杨 超 ,谷孝鸿 ,曾庆飞 ,蔡春芳 ,徐升宝 ,张伟业
(1.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摘要: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东太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太
湖沉积物中磷形态以碎屑态磷(CaP)、有机磷(OrP)、自生磷(DeP)和铁结合态磷(FeP)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
(188.6±32.5)、(73.1±18.6)、(45.2±3.3)和(34.3±18.5)g/g;弱吸附态磷(ExP)、闭蓄态磷(OcP)和铝结
μ
合态磷(AlP)含量较低,分别为(6.7±2.2)、(4.0±1.9)和(1.3±0.4)g/g;总磷(TP)的平均值为(353.1±
μ
463)g/g。4种不易释放的磷CaP、OrP、DeP和OcP共占TP的88%,3种易释放的磷 FeP、ExP和AlP占
μ
12%。除CaP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增大,AlP含量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之外,其他各形态磷含量
大致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表现出“表层富集”现象,说明东太湖的内源磷负荷虽然较小,但有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磷形态;沉积物;东太湖
中图分类号:X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75(2012)01-0005-04
东太湖位于苏州市以南,是太湖东南部东山半
1 材料与方法
岛东侧的一个狭长型湖湾,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
的草型湖泊,是太湖的主要出水通道,也是上海市、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浙江省杭嘉湖城镇供水取水口的主要水源和江苏省 2010年8月在东太湖选择有代表性的6个采
吴江市的供水水源地。近年来东太湖氮(N)、磷 样点(见图1),采集柱状沉积物样品用洁净的塑料
(P)浓度呈上升趋势,2002-2003年的N、P浓度已 袋密封好竖直带回,从沉积物表面向下取30cm的
使全湖主要水体呈中、富营养状态(焦锋和黄龙, 柱芯,按照间隔3cm分段,沉积物样品置于阴凉处
2010)。水体P来源可以分为外源P和内源P(Kai 在室温下风干,去除石块、枝叶等杂质后用玛瑙研钵
serlietal,2002)。当外源P得到有效控制时,内源 研磨,过100目筛,4℃避光保存。
P的释放是影响水体P浓度的关键因素(汪艳雯等,
2009)。内源P负荷主要来自沉积物的释放,是浅
水湖泊形成蓝藻水华的重要因素(黄清辉等,
2003),其释放量不仅与各种环境因素有关,且与沉
积物中P的形态分布密切相关(汪艳雯等,2009)。
分析沉积物中P的形态及其含量,有助于理解沉积
物P的行为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过程(Sondergaardet
al,2003)。采用改进的七步连续提取法(李悦等,
1998;朱广伟和秦伯强,2003),研究东太湖沉积物中
P的形态分布特征,讨论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为东太湖的治理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2011-08-04 收修改稿日期:2011-12-18
基金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1
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YW14)。
图1 东太湖采样点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