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房疾病-长江大学
4.?放射治疗 在保留乳房的乳癌术后,应采用放疗,可降低局部的复发率。 乳腺癌 放疗指征: ①腋中或腋上组淋巴结转移者; ②阳性淋巴结占总数的1/2或4个以上的淋巴结阳性者; ③胸骨旁淋巴结阳性者; ④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而作根治术后,尤其是腋淋巴结阳性者。 乳腺癌 作业布置 简述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 简述乳癌的内分泌治疗。 急性乳腺炎的致病原因是_____和_____。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是_____和_____。 酒窝征是癌肿侵犯乳腺________;乳头的内陷和偏移是癌细胞侵犯________;橘皮征是癌细胞侵犯_____致使皮肤出现_____障碍所致。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也称为慢性囊性乳腺病(慢乳病或乳腺病),常见于30-50岁中年哺乳后的妇女。 病理: ①腺管扩张; ②腺上皮增生; ③周围结缔组织增生。 (一)病因 可能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其症状与月经周期有一定关系。 (二)临床表现 表现为乳房胀痛和肿块,特点是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 乳腺囊性增生病 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成串的质韧而不硬的肿块,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 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外上象限多见。 经前3-5天胀痛。 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绿色、棕色或血性乳头溢液。 乳腺囊性增生病 (三)诊断 红外线扫描追踪,必要时作活检。 (四)治疗 小金丹或逍遥散,乳康片。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房肿瘤 乳房肿瘤女性多见 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最多,其次为乳管内乳头瘤; 恶性肿瘤中绝大多数是乳腺癌。 乳房纤维腺瘤 (一)病因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所以纤维腺瘤发生于卵巢的功能期。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年妇女,以20-25岁发病率最高,15%为多发性,外上象限多见。 查体:可触及园形或卵园性肿块,质韧,橡皮样硬度,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活动性好,无乳头溢液。 乳腺纤维腺瘤 (三)治疗 因有恶变可能,故应手术治疗。局麻,放射状切口,全切,送病检。 有条件使用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The Mammotome System) 乳腺纤维腺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 (一)临床表现 较少见,以40-50岁的经产妇多见。症状不明显,肿块不易摸到,不在月经期间自乳头溢液,常为其重要表现。 如在乳头附近摸到樱桃大小、质软、可推动的肿块,轻压可从乳头排出血性液体,即可确诊。 (二)治疗 一旦确诊,应考虑手术。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癌 (一)病因 常发生于40-60岁女性,可能与内分泌、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雌激素在乳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 非浸润性癌:未突破腺泡或导管的基底膜,属早期,预后较好; 早期浸润癌:已突破腺泡或导管基底膜,但在小叶内,仍属早期,预后较好; 浸润性特殊癌:超出小叶范围,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浸润性非特殊癌:乳癌中最常见的类型,预后较差。 其他罕见癌 乳腺癌 (三)转移途径 1.??局部扩展 2.?淋巴转移:为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主要有: ①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导管→侵入静脉→远处转移; ②内侧淋巴管→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3.?血运转移:相对较晚,常见部位肺、骨、肝。 乳腺癌 (四)临床表现 最早期表现为患乳出现无痛、单发的小肿块。多见于外上象限,其次为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因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 乳腺癌 早期:侵犯腺叶间垂直的纤维韧带,引起收缩,局部皮肤稍凹陷→“酒窝征” 中期:可出现乳房外观、大小及乳头位置的改变,包括乳头偏移或凹陷。 乳头位置的改变是新近出现的才具有意义,此点与先天性的乳头凹陷相鉴别。 乳腺癌 晚期:肿块固定,可破溃形成溃疡;阻塞皮肤淋巴管→“桔皮样水肿”;癌肿向周围皮肤扩散形成淋巴转移→卫星结节。 乳腺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腋窝,故乳房肿块病人体检时常规检查腋窝。 两种特殊类型: ①炎性乳癌:出现类似炎症的表现; ②乳头湿疹样乳癌:有湿疹样表现。 乳腺癌 (五)诊断 1.视诊:①乳房皮肤:酒窝征、桔皮样改变、炎性改变;②体积的改变;③乳头的方向变化及是否内陷。 2.触诊:注意用指腹①触摸肿块:注意肿块的大小、外形、硬度、光滑度、移动度、边界、是否有压痛等;②乳头溢液;③腋窝淋巴结:肿大常提示肿瘤有淋巴转移。 乳腺癌 3.活组织检查:如有肿块,完整切除后送病检,不提倡穿刺细胞学检查,更不提倡切除活检。 4.红外线扫描、X线检查和皮温测定 5.其他检查:在乳癌的诊断成立后,检查肺、骨、肝,了解有无转移病灶。 乳腺癌 (六)鉴别诊断 1.纤维腺瘤:青年妇女多见,肿块性状可资鉴别 2.乳腺囊性增生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增塑剂.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进出口天然橡胶检验规程.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Inmetro.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z.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石油化工铬钼耐热钢焊接规程.PDF
- 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清洁生产伙伴计划.PDF
-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学生修读职业安全卫生系双主修办法.PDF
- 中华大学103年机车安全健康检查暨交通安全有奖徵答活动1031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