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的区别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004年中国年轻的女导演徐静蕾以茨威格的小说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片长九十八分钟。 一、二者的差异 (一)与文学文本的差异 ①徐静蕾的影片将故事情节移植到了1935——1948年中国的北平; ②女主人公由一个贫苦会计师的女儿变成了一个小学教员的女儿; ③男主人公则由一个著名小说家变成了一个业余时间从事写作的记者; ④其他的故事情节则基本忠实于原著。 虽然导演徐静蕾本人曾说过“不想在影片中加进太多的时代背景,因为那样会流于道德批判”,而整个故事情节和时代背景给人的感觉有些游离,似乎影片可以发生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 (二)影片的改编 影片极力突出中国的文化符号,比如京戏、胡同里的人力车、女孩子们玩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以及北方过年的饺子、生日吃的长寿面等等,这些都是被中国人普遍认定的、能被外国人所承认的中国的文化符号。 (三)表现手法的差异 将儿女情长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中去是中国电影一贯的表现手法,似乎这样可以增加影片的厚重感,所以徐静蕾导演还是将故事情节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例如宛平事件、北平光复等等。 二、二者共通的地方 (1)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似乎与中国文化一着一种天热的亲和力,它那种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写作风格与中国文学传统种表面上温柔敦厚,而内心却百转千回、欲说还休的行文风格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2)在阅读文本时,读者不仅可以感觉到女主人公的爱,更能体会出她那深深的哀怨和恨。而在电影中除此之外,还在影片种宣传和强调的影片主旨“我爱你与你无关”。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