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苏州园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 发信人: Alexwu (【EE01】寒江飞雪), 信区: Ourselves 标 题: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Amanda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Jun 4 14:11:00 2007) 中学里就读到过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那时候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样的园林很有意境 ,很有世外桃源的味道。细细诉说则无语。现在终于有机会走了3座园林,总算可以谈谈自 己的收获。所谓观后感,我一直以为,不管说什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写 出自己的风格才是最真实的。否则,任凭是一堆华丽的辞藻仅仅堆砌出一副苍白的面孔。 5岁的时候和爸爸一起来苏州,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坐火车,好兴奋!因为火车比汽车稳。 我可以自由行走在车厢里。我们去了北寺塔,接着本打算去邻近的拙政园。可惜我睡者了 。醒来的那一刻发现爸爸已经很辛苦的在火车站买到了回无锡的车票。就这样,我和苏州 园林擦肩而过…… 幸好,有照片为证,表明我曾来过这里… … 爸爸说,以后总会有机会 的。那么,以后究竟是何时呢? 大一的暑假,我和同学去了拙政园。这是我第一次用心在游览园林。昨天由于要帮一位外 籍同事熟悉苏州,我又公费去了一次。苏州园林几十处,然而扬名天下拔得头筹的还是拙 政园。一是它的地理位置着实优越。坐落在主干道旁,现在有点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地方会 曲径通幽的生出如此精巧的建筑。二是面积最大。苏州的园林都是古代士大夫隐居之处, 私家花园很难用大气磅礴,巍峨壮观来形容,拙政园即使粗粗走一圈还是要个半小时的。 三是宣传到位。小手册上写道: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中国私家园林的杰作-拙政 园。就凭这些,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园林,我推荐的肯定是拙政园。当然,门票也不一般。 大一时40,现在淡季50,旺季70!难怪放眼望去大多数都是外地的旅游团,英语、日语、 韩语穿梭其中,甚至耳边飘过西班牙语。 对于拙政园,我的感受是: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重点。喜欢书法的就多看看长廊墙壁上镶嵌的古人文章;爱好 植物就去植物园看盆景;对古董家具有研究的,可以细细品味每座厅堂的布置和桌椅;诗 文行家,大可以品读每个房间前面的对联;而像我这种喜欢在有趣的建筑物旁、荷花池边 拍照的,就选个游人少的时机跑过去随意坐下来请人帮我卡擦卡擦两声。一句话,总有你 感兴趣的地方。 ? 走过园林,我对古代文人的敬佩之情剧增。每个建筑的名字,每个都有出处。兰 雪堂-招待一般访客的地方;远香堂-和好朋友聊天的地方;秫香馆-非常幽静的地段,是主 人最大的书房;留听阁-里面放置古琴,是琴房;十八曼陀罗花馆-主人听戏的地方;香洲 -里面挂着唐寅的肖像,当然是仿制品;还有见山楼、放眼亭、芙蓉榭、玲珑馆、玉兰堂、 听雨轩、浮翠阁、与谁同坐轩…… 从屋内的摆设就可以看出其功用。更让我惊叹的是,每 一间内的桌椅都是不同的风格,绝对没有雷同!而且主人必定是文采斐然,兴趣广博。有 一间屋子专门收集假山石,门框对联曰:花如解笑更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又则,主人 喜欢养鸳鸯,于是十八曼陀罗花馆的对面即是卅六鸳鸯馆。即使是不懂书法的人,如我, 也深深被屋内的匾额折服。没有十年的苦练,绝写不出如此入木三分的字体。普通到地面 铺的石子都有章法可循。什么图案,什么含义,绝非随随便便。 ? 这样的园林,如果真要参透,走一遍远远不够。我昨天去和5年前去完全不同。 那时自己是随意走走;昨天用英语一路解释,对我可是个挑战。因为必须有历史和文化知 识的积累,否则只能“相伴无语”。布局精巧疏密得体,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山水花鸟点 缀相宜,于幽静处豁然开朗。唯一的不足,游人巨多,外籍人士想不到买票都要排队。我 只有跟她说:中国的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是中国特色。 去藕园是因为爸爸妈妈去年底来苏州,同事推荐藕园,因为自费游玩需要考虑价格因素, 而藕园在淡季的门票是¥15。我对藕园的印象是: ? 园林地理位置颇为幽静。门口的街道极为寻常,如果事先不知道园林的大体方位 ,第一次去想不到在曲折的巷子里藏着这么一座私家豪宅。真真是,闹中取静。 ? 游览园林,事先太有必要做番功课了。否则,没有导游的讲解,只会觉得不过是 几间屋子,几座小桥,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苏州园林既然是文人雅士之居,则必有文 章。藕园是一对夫妇的隐居所在,有一处墙上刻着“枕波双隐”,这是那位夫人的手迹。 的确是好书法!虽然面积不如拙政园,在布局上一点也不含糊。甚至很讲究隐私。因为东 部园子客厅前是一座假山,一片开阔的空地;如果是要好的朋友来访,则转到假山后面, 那时才领略到什么是“豁然开朗”,眼前又是一片山水田园风光! ? 古人构造,功能划分相当详细。书房叫还砚斋,据说是一块心爱的砚失而复得; 夏日纳凉处叫藤花舫,墙上挂着漂亮的花鸟画;和友人一起听戏的大厅是无俗韵轩,显示 出主人高雅的品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