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控制高血糖 自选中医药
控制高血糖 自选中医药
专家提醒:针对单项高血糖,您不妨找找自身的原因,适当选择一些中药,自制药茶,辅助治疗。 如果您希望采用中医药疗法,请您先了解一些中医小常识。正确认识中医的证,以便根据自身情况,对号入座。
●气虚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脉虚。如人参、党参、西洋参、山药等具有补气功效。
●阴虚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如沙参、麦冬、百合、黄精、鳖甲等善于养阴。
●阳虚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面白,口淡无味,舌质淡,脉沉迟无力。如肉苁蓉、杜仲就是温阳药。
●血虚证:面、脸、唇、舌、甲颜色淡白,眩晕,心悸,多梦,肢麻,经少色淡,脉细无力。如当归、白芍、阿胶、何首乌、枸杞子、熟地等专治血虚。
●血瘀证:疼痛、肿块、出血、色脉改变等主要证候。疼痛表现为刺痛、固定不移、夜甚;肿块的性状位于体表者色青紫,腹内者质硬、推之不移;出血的特征是色紫暗或夹血块,或便黑如柏油状;色脉改变的主要表现为面色黛黑、唇甲青紫、皮下紫斑、肌肤甲错、腹露青筋、丝状红缕、舌有紫色斑点或舌下络脉曲张、脉细涩或结代。红花是治疗血瘀的代表性药物。
了解药物和食物的性味,以便合理搭配,调节机体平衡
中医学根据药物和食物对人体的影响、作用,总结出“四气五味”理论,沿用至今。如我们平常所说的“补药就是温性的,‘苦黄莲’就是寒性的”。中药四气寒、热、温、凉,也称四种药性。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性,如桂枝、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中药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是根据药物的作用来划分的。
▲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味: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指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
▲涩味: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味:主要有泄的作用。一指通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二指降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三指清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
▲咸味:有软坚散结、泄下作用。用以治疗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针对单项高血糖,您不妨找找自身的原因,适当选择一些中药,自制药茶,辅助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糖时,有多种潜在的常容易被患者忽略的原因:(1)失眠;(2)便秘;(3)咽喉炎;(4)口疮;(5)无症状性尿路感染;(6)较大的情绪波动;(7)感冒;(8)过度劳累;(9)皮肤病;(10)女性月经紊乱等等。积极解除这些病因,是稳定血糖、控制病情的首要措施。患者朋友,如果您最近血糖波动较大,是否先自己找找原因呢?如果按照上面的中医小常识能自诊自疗,不妨再试试以下的一些小方法。
◆高血糖见口干、口渴、口苦症状者,一般属于阴虚热盛,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缓解症状,辅助降糖:
每日将玉竹10克,干玉米须30克,干芦根30克,共同煎煮药汤1000毫升,频频含饮。7~8日为度。或单味干苦瓜每日30克,煎煮药汤500毫升,频频含饮。
现代研究发现此三药均能辅助降糖。玉竹(玉参)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含铃兰苦甙、铃兰甙、山柰酚甙、树皮醇、D-果糖(81。7%)、D-甘露糖等,有降糖及改善耐糖作用,并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抑制作用。玉米须(玉蜀黍芯)清热利水,平肝利胆。含脂肪油、挥发油、树胶样物质、树脂、苦味糖甙、皂甙、生物碱、隐黄素、抗坏血酸、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有降血糖作用。芦根,清热生津,清热消渴。含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天门冬酰胺、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苦瓜果实含苦瓜甙、5-羟色胺和多种氨基酸,能刺激活性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作用与甲苯磺丁脲相似。
◆高血糖见腰膝酸软,眼睛干涩,咽干或有痰,睡眠不实,大便不爽者,多属肝肾阴虚,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缓解症状每日以何首乌20克,桔梗10克,煎煮药汤100毫升,分2次于早晚饭后温服。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交藤)含蒽醌类衍生物,大黄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