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康柏公司兼并数据设备公司.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柏公司兼并数据设备公司

康柏公司兼并数据设备公司 在已持续三年的美国企业兼并浪潮中,1998年1月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厂商康柏电脑公司以96亿美元并购了在计算机产业享有盛誉的数据设备公司(DEC)。这笔交易创下了美国计算机产业兼并规模的新纪录,使新的康柏公司一举成为仅次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世界第二大综合性计算机企业。 一、企业概况 康柏公司创建于 1982年,创始人是原在德州仪表公司工作的数名工程师。当时IBM公司刚刚推出个人电脑。1983年康柏公司开发出便携式个人电脑,颇为引人注目。它比现在的产品重得多,达28磅。其最大特点是可同IBM计算机兼容,这就为打开销路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年销售收人即取得了1.11亿美元的好成绩,以后一路顺利发展。但是到了1990年,康柏公司由于冗员增多,管理工作效率不高,以及一些容易引起客户反感的经营规定(如定货须缴纳订金),结果市场份额为IBM公司、德尔公司、路由ZOOO公司等所挤占,1991年盈利骤然下降。公司董事会在这年把首席执行官约瑟夫·卡尼翁撤职,由该公司欧洲营业部主任罗伯特·法弗尔接任。 法弗尔原籍德国,1983年进人康柏公司,业绩斐然。几年之内欧洲营业额由2万美元猛增到80年代末的20亿美元。法弗尔接任后,康柏公司经营发展非常迅速,1993年取代苹果公司,成为世界个人电脑产业的第二大公司。法弗尔的目标是在 1996年跃升到第一大家,但是到了1994年上半年,康柏公司就超过了IBM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并且以后一直保持这一优势地位。1993年康柏公司的销售收入为30亿美元,到1997年已上升到246亿美元,1998年将增长26%,达310亿美元(不含 DEC公司经营的业务)。它在 19 9 7年共销售个人电脑 1010万台,比上年增长43%,相当于整个个人电脑产业增长率的2倍多。1997年各国共增产个人电脑 1100万台,其中 30%是康柏公司的产品。 二、企业的发展之路 康柏公司快速发展有其客观因素。80年代末以来,正值个人电脑大发展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时期,可谓生逢其时,但更重要的是经营者对时机的把握与利用,提出适应形势的恰当有力战略。美国分析家将康柏公司的经营方式归结为法弗尔的“个人电脑经济学”,其基点是:针对个人电脑技术更新周期短、销售数额大、市场广阔、相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技术复杂程度较低、价格较便宜以及能够大批量生产等特点,千方百计做到少投人、多产出,以低价多销、快销来扩大世界市场份额与加速资金周转。 (一)产品开发充分利用标准技术 个人电脑产业经营的最突出特点是主要技术可以依靠外界提供。作为电脑“大脑”的微处理器有英特尔公司技术不断升级的产品。作为电脑“心脏”的软件,有微软公司不断开发的新产品。两家公司相互配合,结成共同开发作为个人电脑标准技术——温特尔( Wintel)的“轴心”。 Wintel是指微软的“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Intel)的微处理器。其他各种部件也都有供应商供给。康柏公司从创建伊始就尽量利用现成的部件,没有像许多大公司那样包揽各种部件的开发制造和程序设计。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集中力量加强足以体现自己个人电脑特色的整体设计和确保产品质量与提高数量的生产管理。法弗尔在全面主持康柏公司的业务后,进一步加强同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的联盟,他把康柏公司的个人电脑称为Wintel-paq,即在康柏公司的计算机内配置由英特尔微处理器驱动的微软“视窗”软件。三家公司实际上已成为驰骋于个人电脑产业领域里的三驾马车。康柏公司是另两家公司的最大客户,相互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康柏公司在以后经营技术复杂得多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中,也仍然坚持利用Wintel,同样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效果。那些走与康柏公司不同道路、坚持自成体系的个人电脑公司,则遭致相反的命运,苹果电脑公司的由兴旺到衰落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产业一度不振也是同样的原因。 (二)通过发动“价格大战”,推行“低价战略”和“市场份额战略” 法弗尔的经营思想是薄利多销,快销、低价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虽然低些,但通过多销、快销可以提高利润总量,加速资金周转。法弗尔接任工作不到一年,公司即有明显起色。他趁机于1992年 6月发动首次个人电脑“价格大战”,率先降低个人电脑价格32%。以后每年康柏公司要搞一次“价格大战”,价格降幅达40%多,至少也在15%,一般为20%左右。现在在美国,实际上是全世界,个人电脑价格每年都明显降低一次,这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何时降低、降幅多少,都是通过康柏公司发动“价格大战”率先宣布的,然后其他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响应。一般来说,康柏公司的降幅最大,竞争对手难以完全追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