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音鉴古录所载昆曲服饰
目录
谈古论今话裙装 3
真丝彩缎文明史之桑蚕 7
《审音鉴古录》所载昆曲服饰 10
谈古论今话裙装
传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为穿裙之始。古谓上衣下裳,古时男女同用裳。《释名疏证补》云:“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注释毕沅曰:今本作‘裙,下群也,连接裙幅也’。文有脱误,据御览及广韵参订补正之。裙亦本作帬。缘裙,裙施缘也。缘襡,襡施缘也。”
【1903】选自《群经冠服图》
《中华古今注》云“古之前制,衣裳相连。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裙上加翟,衣皆以绢为之。始皇元年,宫人令服五色花罗裙,至今礼席有短裙焉。衬裙,隋大业中,炀帝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常侍宴供奉宫人所服。后又于裙上剪丝凤缀于缝上,取象古之褕翟。至开元中犹有制焉。”
【1940】选自《皇明集礼》
中国古代向来对女子的约束特别严格。古代妇女以着裙为重,平居必着长裙。裙装从面料到颜色都有严格的制度。《留青日札》云:“《礼》 ‘妇人之服不殊’,谓衣裳上下同色也。今惟越人服青为然。我朝定制,妇人止服绢布,不许用绫锦绮绣;其色只用蓝、紫、桃花浅色,不许用青、緑、大红深色。农民之家方得服紬纱。今则婢子衣绮罗,倡妇厌锦绣矣。”
【2611】选自《朱氏舜水谈绮》
《寓圃杂记》云:“发裙之制,以马尾织成,系于衬衣之内。体肥者一裙,瘦削者或二三,使外衣之张,俨若一伞,以相夸耀。然系此者,惟粗 修官员、暴富子弟而已,士友甚鄙之,近服妖也。 ”可见一些设计独特的曾经被称为“服妖”的裙子,上到大臣下到百姓也一度追捧过。
【3995】选自《三才图会》
隋唐时期妇女的服饰主要以红裙为主,在清末民初时,红裙子是一种礼服,要夫妇双全女人才可以穿。若是一个孀妇则不行。还有夫妇之间,惟正室可以穿红裙,姨太太亦不允许穿红裙,即使她的儿子再有多大地事业,或者做了大官,也不许穿。为了一条红裙,那些家庭常常发生嫡庶之争。《履园丛话》云:“红裙,妇人无贵贱,母以子贵,妻以夫贵,古之定礼也。至于服色,无有一定。今作妾者,不许着红裙,此妒妇之立论,不可遂为典。据杜少陵纳凉遇雨诗‘ 越女红裙湿 ’、白香山琵琶行 ‘血色罗裙翻酒污 ’、东坡诗云 ‘更将文字恼红裙’, 则红裙者,唐、宋时妓女所用,无所为贵贱也。今大小百家皆服之,青楼之假冒良家者,亦服之,又谁为之分辨耶?按大清会典,妇女之服饰,惟八旗有定制,然今亦不用,况民间耶。”
【3997】选自《三才图会》
《留青日札》云:“梁简文诗:‘罗裙宜细简。’先见广西妇女衣长裙,后曳地四五尺,行则以两婢前携之。简多而细,名曰马牙简,或古之遗制也,与汉文后宫衣不曳地者不同。《韵书》曰:‘裥裙,幅相摄也。’杭妇女阔简高系,以软薄为尚。北方尚有贴地者,以不缠足,欲裙盖之也。又杜牧《咏袜》诗:‘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是唐之裙亦足以隐足也。画裙,今俗盛行。”
真丝彩缎文明史
桑蚕在古代中国农业中的地位很重,《元史?食货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据考证,我国是世界上养蚕最早的国家,在我国有着许多关于丝绸起源的古老传说,明朝郎瑛《七修类稿》:“蚕,《皇图要记》曰:伏羲化蚕为丝,又黄帝四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 从史料记载来看,桑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南、浙江等地出土的相关文物也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蚕茧抽丝、并用原始腰机织出各种织物。
商周时期,已出现罗、绮、锦、绣等品种,甲骨文中也出现了蚕桑丝帛的文字。秦汉以后,丝绸生产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此时,生产重心位于黄河中下游,绢帛成为政府赋税的重要内容,各种织物应运而生,清方以智《物理小识》:“织绫绸则去此两扇,而用桄综八扇,两手交织曰绉纱,两梭□,一梭重,曰秋罗,先染丝织者縀屯绢也。绫绢以浮轻见花,纱罗以纠纬见花,绫绢一梭一提,纱罗来梭提,往梭不提,其独织者,浪梅小花,视素罗加桄二扇。”足矣说明当时的印花技术也臻于完备,图案主题神秘并富有装饰性。
唐宋之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绸工艺技术和生产区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唐中叶至明清近一千年间,我国丝绸生产在融汇了西方纺织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束综提花机被广泛应用,缎、绒织物的出现使丝织品种更为丰富,图案风格趋于写实并富有吉祥寓意。丝绸业中心逐渐移至江南地区,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至明清两代,丝绸生产趋于专业化,织物品种更为丰富,图案更加绚丽多姿。中国丝绸及其生产技术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
《审音鉴古录》所载昆曲服饰
琵琶记?称庆 儒冠 生(蔡伯喈) 琵琶记?嘱别 黑绸袄 旦(赵五娘) 琵琶记?吃饭 兜头,青布衫,打腰裙 赵五娘 琵琶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270人(甘肃有岗)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天马旅游汽车公司管理职责、制度汇编.doc
- 从领导力角度说耿彦波——.ppt
- 唐山介绍PPT(唐山简介经典版).pptx
-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PPT课件.pptx VIP
- 保养手册_迈腾b7l使用说明书.pdf
- 2024-2025人教版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测试卷(附答案).doc
- (2024年1月)广西各市房屋工程造价指标.doc VIP
- 2022年11月苏州城市学院下半年公开招聘27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课标《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