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_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ocx

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_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_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基于沪市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摘要: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直受到会计准则制定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重视。文章以2005-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了改进后的Basu模型,对会计盈余及时性,反转性以及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司公司盈余稳健性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有限,因此,单纯依靠会计准则的变革并不能实质性的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只有进一步完善与准则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制,才能使会计准则变革提高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质量。关键词:盈余稳健性;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李四海陈榜DOI:10.3773/j.issn.1006-4885.2012.06.043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12)06-0043-111引言长期以来,会计上奉行稳健性原则,要求报告盈余对坏消息的反映比对好消息的反映更加及时和充分,对收益和费用的确认事实不同的可证实标准(Basu,1997;Watts,2003)[1-2],以确保内在于商业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稳健性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具有深远和重要的影响,Basu(1997)认为稳健性对于会计实务的影响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Sterling(1970)将稳健性看作是对会计计价最有影响的会计原则。在理论和经验研究中,通常用盈余稳健性来评价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制度或会计实务中的运用程度,即用盈余稳健性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稳健性原则的运用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作者简介:李四海(1984—),湖南邵东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科学决策432012.06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否充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盈余稳健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限制了内部人操纵会计数字的动机和能力,增加了公司价值(LafondandWatts,2008)[3],同时增进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福利,提升了会计报告的整体质量(FanandZhang,2007)。Watts(2003)总结了影响盈余稳健性的四大因素:契约、诉讼、税收和会计监管,这些研究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Basu,1997;Balletal.,2001;Ahmedetal.,2001)[4]。这些因素主要是基于公司治理和公司或准则制定机构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提出的,但是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在多大程度上考虑这些因素,比如,准则制定过程中是否应考虑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使管理者免受诉讼而扩大盈余与损失的不对称确认程度?这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学者对此研究后发现,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以及政府对地方国有银行的干预,导致无论是债务契约还是股东-管理层契约均未形成对稳健会计信息的强大需求,而在税收对稳健性的影响方面,由于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的高度分离,税收对稳健性原则运用的激励相对较弱。而由于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诉讼无法对公司形成压力,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暂只允许单独诉讼以及有必要的共同诉讼。在我国,共同诉讼在惩治上市公司虚假信息、内幕交易和盈余操纵上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诉讼这个影响因素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解释(孙铮,2005;李远鹏、李若山,2005[5];曲晓辉、邱月华,2007[6];毛新述、戴德明,2008[7])。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可能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作为会计政策的结果,盈余稳健性受到会计制度的影响,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广泛存在,我国上市公司自身无法形成对盈余稳健性的内在需求,只有借助政府力量推进。同时伴随着一系列会计舞弊事件,为了有效规范上市公司,保护投资者利益,政府也具有对盈余稳健型的需求。进一步来看,我国的会计制度建设一直是由政府所主导,因此,制度可成为影响盈余稳健性的有效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进行了跨越式的强制变迁,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机和条件。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38”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全面趋同。现行会计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加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但是依然强调稳健性原则。与颁布现行会计准则之前相比,会计盈余稳健性得到显著的提高了吗?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后续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结果和分析;第五部分给出研究结论及启示。2文献综述虽然稳健性作为会计的基本原则已经由来已久,但针对稳健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各个国家会计准则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的情形下才44科学决策2012.06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盈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