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制度研究.docx

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制度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制度研究

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税制度研究◆ 陈颂东内容提要:东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的非均等由来已久。这不仅是地区自有财力差异的结果,也是中央转移支付乏力的体现。因此,实现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既 需要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重新划分共享税种,提高中央的税收比重,增加中央转 移支付的资金来源,又必须对转移支付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关键词:分税制 转移支付 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地区财政能力均等化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的非均等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财政能力不断增 强,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东中西部①地区之间 公共服务的差距并没有相应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程 度改善不够显著。(一)人均教育、卫生事业费的地区比较就人均教育事业费而言,东部最高,中部最低。1999年中部人均教育事业费为83.31元,东中部绝对 差为 69.29 元,中西部绝对差为4.41 元。2005年中 部人均教育事业费为 219.78 元,东中部绝对差为158.06 元,中西部绝对差为 14.65元。中部与东部、 西部人均教育事业费差距呈扩大趋势。就人均卫生事业费而言,东部最高,中部最低。1999年中部人均卫生事业费为23.44元,东中部绝对 差为 26.44 元,中西部绝对差为5.52 元。2005年中 部人均卫生事业费为52.99元,东中部人均卫生事业 费绝对差为50.81元,中西部绝对差为17.06元。中 部与东部、西部人均卫生事业费差距呈扩大趋势。(二)各地人均教育、卫生事业费与全国平 均水平的比较1999年全国人均教育事业费为110.16元,中部、西部和东部人均教育事业费相当于全国的 75.63%、79.63% 和 138.53%。2005 年全国人均教育事业费为285.26元,中部、西部人均教育事业费占全国平均水 平的比重分别提高到 77.05%和 82.18%,东部下降到132.46%,东部与中西部人均教育事业费相对差距在 缩小。1999 年全国人均卫生事业费为 34.83元,中部、 西部和东部人均卫生事业费相当于全国的 67.3 %、83.15% 和 143.21%。2005 年全国人均卫生事业费为77.67元,中部、西部人均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平均水 平的比重分别提高到 68.23%和 90.19%,东部下降到133.64%。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卫生事业费相对差距在缩小。二、我国区域财政能力的均等化绩效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服务的差距源于区域财政能 力的差异,当然也不排除区域间土地面积、人口、自 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对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现以 财政能力变异系数度量地区财政能力的差异。为研 究方便,以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代表地区间接受中央转移支付前的财政能力差异,以人均财政支出① 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4 2「Fo rum 论 坛」化效果并不理想的根源,运用离散系数分析各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以各地现有的财政收入为基础, 分别加入某项转移支付的数额,除以各地的人口,得 出各地转移支付后的人均财力,再计算转移支付后的 人均财力的离散系数(方差系数),与各地人均财政收 入的离散系数相减,得出该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率(见表2)。变异系数代表地区间接受中央转移支付后的财政能力差异,以两者差额度量现行转移支付的区域均等 化效果(见表1)。这里的财政收入指地区一般预算 收入,财政支出指地区一般预算支出,人均财政能 力变异系数 = 人均财政能力的标准差 / 人均财政能 力的平均数,其中,人均财政能力的标准差采用未 加权的标准差。表1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财政能力的变异系数表2各项转移支付的地区均等化效率项 目rtsfartxSxfxa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备注:CV 、CV 、CV 和 CV 分别为单独接受税收返还、体制补助、财t s f a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后各地人均财力的离散系数。资料来源:刘勇政《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实证分析》,《地方财政研究》2008 年第2期。对各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率进行比较可知,1999~2004年税收返还的均等化效率是最低的,大约 在 0.005~0.014之间波动。体制补助的均等化效率 在 0.043~0.097之间,呈逐年递减趋势。财力性转 移支付的均等化效率大约在 0.081~0.224之间,呈 逐年递增趋势。专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率先递增后 递减,在0.103~0.218之间徘徊。(二)转移支付的结构分析为了探究转移支付横向均等化效果不理想的原 因,需要再分析各项转移支付占中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