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和文化层面上的东北方言特点探析
[摘要]东北方言语义直白、易于理解,诙谐幽默,越来越流行。本文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东北方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语言层面,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总结东北方言的特点。此外,还深入挖掘东北文言所蕴含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以及语义直白所隐藏的文化因缘。
[关键词]东北方言 东北地域文化 满语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50-02
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具有语义直白、易于理解、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近年来,东北喜剧小品的流行带动了东北方言的发展,东北方言的发展似乎摆脱了方言的地域属性,开始走向全国,越来越多其他地域的人接受、喜欢甚至使用东北方言。由此可见东北方言的独特魅力,因此,有必要对东北方言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进行分析,发掘东北方言的特点。
一、语言层面分析
研究一门语言本身,一般意义上来说,要从语音、语法、词汇这三大语言形式的构成要素来探讨,对方言本身的研究,也是遵循这个原则。东北方言语音铿锵有力、语调多变、夸张、富有感染力;词汇生动、幽默、形象、接地气;在语义表达上,也更为准确、凝练、一针见血。
(一)东北方言语音
很多人认为东北方言和普通话区分度不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两者的语音系统非常相近,差异较小。事实上,学界也认为,东北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确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这并不等于两者之间没有差异。两者的语音系统区别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语调的差异。
普通话中很多韵母是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的,而在东北方言的某些次方言中,如黑龙江、辽宁某些地区,常常要在之前加上声母n,如:在普通话中“棉袄”读成mián’ǎo而在东北方言中则变成mián’nǎa,相似的例子还有“欧式”,普通话中的读音为ōushì,东北话中的发音则为nōushì。
东北方言中,经常出现用ü音代替u音;或者用e音代替o音的情形。比如:普通话“混乱”hùnluàn在东北方言中要读成hùnlüàn;普通话“抚摸”fǔmō在东北方言中要读成 fǔmé,“破碎”pòsuì要读成pèsuì。
在声调方面,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主要表现为调值不到位和部分字调不一致等方面。东北话调值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普通话的阴平调值是‘55’,东北话一般是‘44’或‘33’,普通话的阳平调值是‘35’,东北话一般是‘13’或‘24’,普通话的上声调值是‘214’,东北话一般为‘213’,普通话的去声调值是‘51’,东北话一般为‘53’或‘52’”[1](P26)。部分字调不一致的情形也是比较常见的,如普通话的胚胎pēitāi在东北方言中则会读成 péitāi,乘车chéngchē读成chèngchē。
事实上,普通话和东北方言在发音和语调上的这些区别,并不足以像其他地域的方言那样对人们的理解造成极大的障碍,相反这些细微的差别,反而为人们认为普通话和东北方言相似提供了佐证。
(二)东北方言语法
研究方言的语法要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入手,东北方言的词法和句法与普通话在语法的内部一致性方面是极其相似的。东北方言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东北方言的附加构词法和重叠构词法
东北方言与汉语在构词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都是采取复合法,即词缀和词根通过特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构成词,但东北方言的词汇构成更多的采用附加构词法和重叠构词法。
比如,东北方言中比较常见的词汇“老疙瘩”“老家贼”“老蔫儿”“稀碎”“稀烂”“稀烂贱”“臭了巴哄”“恶了巴心”“冷不丁”“乐不颠儿”“擦巴”“捏巴”“划拉”“抖拉”“闷得慌”“愁得慌”,这些词中,有的是把“老”“稀”这类词作为前缀附加在其他词之前构成新的词汇,也有“了”“不”这类可以放在原始词汇中间的中缀,更有“巴”“拉”“得慌”这样的后缀。可见东北方言附加词缀的位置比较灵活,前、中、后皆可。原始词汇添加附加词缀得出新的词汇,意思不会发生变化,却显得更加生动、鲜活、“接地气”。
重叠构词法在东北方言中也是比较常见的。重叠方式一般有“AA”式(瞧你把这祸祸的!)、“ABB”式(这丫头,胖乎乎的,真好看!)、“ABAC”式(你怎么假模假式的?)、“AABB”式(他那笨笨卡卡的样子,学习肯定不好。)、“ABAB”式[他话说的真好,我们给他呱唧呱唧(鼓掌)。]。重?B构词法可以加强语气,使描述对象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更具笑料,很符合东北人的性格特点。[1](P72-79)
2.东北方言的特殊语序
语序简单的说就是句子中不同词语的排列顺序。普通话的语序比较固定,就是主语+谓语。而东北方言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序,常见的情况有主语倒置,如:“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答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18-电容器的电容-同步练习.docx VIP
- 胸心外科动脉导管未闭病案分析.docx VIP
- 2025年RCEP关税调整对国内制造业影响深度分析报告.docx VIP
- 上海PPAP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pdf VIP
-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12类题型清单)(解析版).docx VIP
- Unit4 第2课时Speed up Fuel up(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2024).pdf VIP
- 北京德佛斯DFSFS3000变频器说明书.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讲义.docx VIP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