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周末培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周末培优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双调】蟾宫曲
(元)卢挚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①,碌轴②上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③,快活煞庄稼。
注:①昔涎剌塔:元代的民间口语,大体是指口中流涎、身体邋遢的样子。②碌轴:用来滚压土地、碾脱谷粒的大石磙。③无是无非:没有是非纠葛之意。
试举例说明这首元曲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语言生动活泼,有十足的农村情味。曲子写两位捞虾的农村少年撞击西瓜的动作,用了一个“磕”字,相当精彩。它把两个少年迫不及待地要吃西瓜的心情与马虎、随便的生活习惯活画了出来。作者运用了农村日常的口语,使曲子的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曲中的三个人物:沙三、伴哥、小二哥,都是当时北方农村小孩的一般称呼,配以“来嗏”这样的口语,就显露出十足的农村情味。
【试题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苏 轼①
徐门②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③,牛衣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 ①苏轼时任徐州太守,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②徐门:即徐州。③缲车:缫丝车。④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词的上片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主要通过视觉形象构成一组连续不断的影像,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的首句采用了倒装的句式,既描绘出枣花纷纷飘落的样子,又把词人的行踪抖出——行走在枣树下。
C.上片的后两句,词人通过“村南村北”的“缲车”声和农人卖瓜的叫卖声,表现了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表达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心情。
D.词的上片一句一个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下片侧重抒情议论,既有对路途遥远、人体困乏的无奈,又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E.“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2.结合词的内容及相关信息,分析理解词人的形象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①
朱敦儒②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词人,洛阳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十四年后,作者避乱南方时。②凤凰城:汉长安城中有丹凤阙,后因此称长安为凤凰城、凤城。此处指宋都汴京。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凤凰城”原指长安,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凤凰城破”指“靖康之难”中宋都被金兵攻占。
B.“擘钗”化用白居易《长恨歌》“钗擘黄金合分钿”一句,借李、杨的悲剧表达了对统治者享乐误国的讽刺。
C.“信音稀”是说在南北交兵、形势险恶的情况下,亲人离散音讯难通,把词中饱受战难的主人公的惨痛心境更推进了一层。
D.“辽海”“玉关”代指遥远的地方,而“梦回”“魂断”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
E.“月解重圆星解聚”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和“星”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并和下文的“不见人归”形成对比。
4.结尾两句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1Greatscientists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2Poems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1Art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2TheUnitedKingdom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3Ahealthylife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3Lifeinthefuture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4Globalwarming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4Makingthenews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5Firstaid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英语Unit5Thepowerofnature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炼字词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炼字词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炼语句一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_炼语句二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