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VIP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3)这些道德标准,一方面强化了小农经济的封建秩序,不少内容属于旧道德范畴,应当批判;三纲五常在理学推动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不利于向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许多传统美德,应继承发扬。 返回 探究点1 王阳明的思想及特点 材料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传习录》 思考 材料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与朱熹相比,心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观点: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特点:认识到天理就在自己心中,无需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心学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史料实证 探究点2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材料 朱熹和陆九渊曾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 湖寺进行学术辩论,史称“鹅湖之会”。陆九 渊记述: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 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思考 (1)“鹅湖之会”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答案 朱熹与陆九渊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认识论上:朱熹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主张通过外在的天理规范人心;陆氏兄弟从“心即理”出发,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到真理。 思考 (2)怎样评价他们的观点? 答案 二者一个主张“格物致知”,一个主张“心即理也”,他们虽然在认识论上看法不同,但都以服务封建统治为宗旨,其实质是一致的。 史论总结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相同点 范围 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主张 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 地位影响 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世界观 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理先物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认识论 “格物致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迄今已有1 400多年的历史。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最早出现于 答案 解析 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故选D项。 1 2 3 4 5 6 A.西汉 B.东汉 C.南北朝 D.隋朝 √ 2 3 4 5 6 2.右图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答案 解析 程颢、程颐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的内容最有可能是理学方面的知识,故选B项。A项是佛教主张,C项是道教主张,D项是王阳明的思想。 1 A.因果轮回 B.“天理” C.修炼养生 D.致良知 √ 2 3 4 5 6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答案 解析 √ “理学”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可排除A、B两项;D项“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 1 4.文天祥的气节反映了当时思想的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2 3 4 5 6 答案 解析 1 √ 程朱理学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使当时社会风气随之大变,文天祥的气节正是这一社会氛围下的产物。 2 3 4 5 6 5.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 解析 √ 材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这与心学观点相吻合。 1 2 3 4 5 6 6.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方面的影响表现在 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1 √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中很多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借鉴意义,如注重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