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名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家名段

书家名段 唐怀素自序帖 内容简介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睱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牋(即笺)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怪焉。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辩。许在末行。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帮叙之曰。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帮吏部侍郎韦公陟睹其笔力。勗(勖)以有成。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疑为衍字)楷精法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其述形以。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处士遥云。笔下唯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许御史瑶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起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皆矢旨激节。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二有八日。 张旭草书古诗四首(附介绍及释文)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霤,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譁)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翻)。 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书非圣教,其人必贤哲。 新妇服地黄汤①来,似减。眠食②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相比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4]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上卷。 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真迹,流传有绪,原藏宋内府,钤有“宣和”、“政和”。宋徽宗题签。后归孙承泽,又归安岐,后归清内府,旧藏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有影印本出版。《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 《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 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历代予以很高评价。宋米芾评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书史》) 清朱履贞:“惟孙虔礼草书《书谱》,全法右军,而三千七百馀言,一气贯注,笔致具存,实为草书至宝。”(《书学捷要》) 王世贞云:“《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书概》然因过于圆熟,也得到“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的批评(《述书赋》)。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书谱》是上卷残本,摹刻精良,且首行至第二行较墨迹多17字,可补墨迹之缺。原石早佚,该拓系海内孤本。拓本有张伯英、罗惇、林志均、马叙伦、齐燕铭等跋,钤“石门吴乃琛尽忱珍藏”、“陈叔通”等印。共14页,每页8行,行10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