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对《论语》的理解
也谈对《论语》的理解
《论语》是儒家经典,认识儒家就不能不谈《论语》
《论语》应该说是儒家最得人心的一部书,尤其对于一般的老百姓而言,因为在这部书里,它从人性的高度从质上论析了人性的善恶,以及为人处世应该持有的道德意念。并且这些论析都是极精到极切中要害的,这些精深的论述都不由人不发认同和共鸣的拍案感慨。正因如此,《论语》便成为人们判定是非的崇高原则,也自然成为了人们抑恶扬善匡扶正义的道德法宝。如此,《论语》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论语》里面主要有三条主线,一条是对善恶的判析,另外两条一条是修德的,另一条则是尊礼守制。这样,有善恶认识、有修德心径、有道德境界,就形成了这部书的精神脉络。当然,其间还充实有大量博大精深的圣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这样,一部比较充实的《论语》就形成了。
那么《论语》如此受国人喜爱,除了文章开头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方面原因?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理想呢?想得出这些答案,我们就必须从《论语》的三条主线论起。
第一条主线:对善恶的论析。
在《论语》中,有着大量对善恶的描述和论析,这些描述和论析不仅从外象上而且也从行为及灵魂上给予了刻画,如寥引书中的这几段话: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又比如“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等
等。
这些论语都非常深刻地道出了小人的特质,让人对善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也是《论语》受大多数人喜爱的主要原因。
第二条主线:修德
大家知道,儒家的德就是仁、义、礼、智、信,那么,具体的仁、义、礼、智、信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标准?再寥引书中的几段话语: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帮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讠刃。”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等等。
《论语》中虽然没有对仁、义、礼、智、信做定义式的解释,但是它通过对事和物的问答让人明晰了仁、义、礼、智、信的含义,并且巧妙地让人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仁、义、礼、智、信。如此谆谆良言怎不使向善者心向往之。
第三条主线:尊礼守制
还是寥引几句话,让大家更直观的来了解: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等……
这第三条很得一些人的喜欢,不过大多数人似乎有些“戚戚窃窃”。然而这丝毫不影响这一条在《论语》中作为的最终极的地位。
以上这三条我们把它摆开再综合起来看就不难发现,第一条线和第二条线是一种互为依生的关系,既--明善恶既近乎仁;而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又是一种互为依生的关系,既--修仁义(德)就是安贫乐道克己复礼。而安贫乐道克己复礼其实就是尊礼守制。这样一捋,大家就清楚了。若用推式表示的话就是:明善恶--修德--尊礼守制。或者:明善恶--修德--尊礼守制。这就是儒家的思想逻辑。从这里我们看出,它用仁义道德这个法宝紧紧锁住了社会两头也包括中间的人。这就是儒学受社会推崇的原因。不过由此也可以顺推出这样的逻辑:若修德就必须是尊礼守制,若不尊礼守制那必是不修德的人,自然又是不明是非的人。儒学就是以这种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方式得到了统治者和民众各方的喜爱。
当然,儒学之所以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其它更具体的因素,下面我们试着说一说
儒家实际是一种宗教,它有与其它宗教一样魔力般的手段,并且我以为,儒家的宗教化手段较之其它宗教更有它的高明之处。其它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谷歌账号申诉理由.docx VIP
- 小学各年级阅读书目推荐表.docx VIP
- JGJT199—2010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pdf VIP
- 泰今农化主要产品介绍(最新)--巴斯夫 2024.1.25.pdf VIP
- ISO14001ISO45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pdf VIP
- DLT552-2015 火力发电厂空冷凝汽器传热元件性能试验规程(扫描版).pdf VIP
- 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共16节).doc VIP
- 小班语言动物歌.pptx VIP
- 影刀初级认证考试操作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C-J-T 151-2016 薄壁不锈钢钢管.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