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岩溶地面塌陷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docxVIP

郴州市岩溶地面塌陷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郴州市岩溶地面塌陷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

2005年6月2005June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sandEnvironmentPreservation文章编号:1006-4362(2005)02-0143-04郴州市岩溶地面塌陷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尹若钧,盛智勇(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郴州423000)摘要:根据郴州市近百个塌陷区的资料分析,初步总结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产生条件,形成机制,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分布规律;防治措施;郴州市中图分类号:P642.26文献标识码:A639.2m2)严重受损,墙体开裂、倾斜,室内地面凹陷甚至产生塌陷。还对公路交通安全构成威胁。使部分稻田因塌陷而无法耕种,溪水由陷坑直接流入地下,致使小溪断流。经物探证实,该塌陷区下伏基岩面起伏大,岩溶发育强烈,具有溶洞和溶蚀裂隙,岩溶一般发育在基岩面至基岩面以下36m之间。基岩面附近土洞发育,其顶板埋深在5~11m之间。调查期间塌陷区内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大,平均降幅1.35m?d,最大达6m,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图1)。又如根据对北湖区水厂塌陷区施工的12个钻孔统计,有9个孔见溶洞,能见率达75%。1.2塌陷多沿断裂构造带分布市区沿可溶岩内的张性、张扭性断裂带因岩石破碎,岩溶裂隙特别发育,往往是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通道。当抽排水时这些地带特别易产生塌陷,产生的塌陷规模大且塌陷的延伸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另外褶皱构造的核部、扬起端、倾伏端及其两翼收敛转折端和断裂构造叠加复合部位因岩石较破碎,也较易发生塌陷。1981年4月黄沙坪铅锌矿3号风井施工遇断层破碎带引起突水(突水总量为12842.8m3?d),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岩溶地面塌陷,3号风井被迫停工。至1982年8月塌陷分布区面积120.5km2,产生塌陷区68个,单个塌陷区面积最大可达1000m2。塌坑众多,大小不一,大者可达5.5m×3.5m,形状多为圆形、椭圆形、斜井形,这些塌陷多沿断裂郴州市位于湘南东部,为中、低山谷谷地地貌,海拔最高2120m,向北西渐变为丘陵谷地。湘江及珠江上游支流纵横切割本市。全区面积约1.8×104km2,近年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其中部及西部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且岩溶发育强烈,尤其是郴州市区、北湖区、桂阳县、嘉禾县、汝城县、宜章县等地,开发利用地下岩溶水,以及矿产开发、建设施工中疏排地下水,导致的岩溶地面塌陷时有发生,危害较大,是城区、厂矿经济建设遇到的一个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因此研究郴州市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形成机制以及防范措施等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郴州市近百个塌陷区的资料分析,初步总结了郴州市岩溶地面塌陷规律,为郴州市防治岩溶地面塌陷提供了依据。1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1.1塌陷分布在岩溶强烈发育的地段地面下隐伏的溶洞、溶沟和溶槽是产生地面塌陷的先决条件,岩溶发育越强烈,塌陷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2000年4月至2003年2月塔下村三组发生塌陷,整个塌陷区在平面上呈芒果型,总体呈NE走向,长100m,宽90m左右。共有塌陷洼地3处,面积约为1150m2;塌坑56处,面积约640m2,塌坑多呈椭圆形,大1.5~5.0m,深1.0~2.5m,部分塌坑与地下溶洞相连。致使5栋房屋(面积约收稿日期:2004207216改回日期:2004208202144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分布。新桥塌陷区位于梁家湾背斜轴部,为多条断裂交汇处,自1977~1984年发生塌陷13处,影响面积0.72km2;官庄坪鸡场西和鸡场南东600m处塌陷沿潘家湾—大芒铺断层和新桥—张家湾断层分布;北湖水厂区塌陷沿小水冲—卜里坪逆断层硅化带发生;泉溪洞塌陷发生在东曲江—海泉冲断层附近;塔下村塌陷发生在官余向钭南扬起端;烟袭岭塌陷,呈北东向沿褶皱带和断裂带分布(图2)。图1塔下村工程物探解释断面图Engineeringgeophysicalinterpretationsectionof5215′landsideFig.1图2烟袭岭岩溶地面塌陷沿断裂带分布图Fig.2DistributionofKarstgroundcollapsealongfaultzonedinYanxiling1.3塌陷多分布在溶蚀洼地及河床两侧覆盖型溶蚀洼地一般往往是地下水的天然排泄区,岩溶发育强烈,地下岩溶发育为采排水时地下水对土体的潜蚀搬运作用创造了条件,而洼地里积水的渗透,加强了这种作用的进行,因此在抽排水时常发生塌陷。1977年起,郴州市北湖、南湖、金银冲等水厂同时抽取地下水,到20世纪90年代初,市区发生岩溶地面塌陷150多个,影响范围15km2,主要集中于南湖、北湖两区。北湖历史上为一低洼沼泽地,有多处泉水排泄,仅1980年8月至1982年3月发生塌陷20多个,而1983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