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案例1国际法案例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法案例1国际法案例1

《国际法》课堂案例 案例一、A国宪法规定,条约非经将其纳入本国法律的立法或行政行为,不约束国内机关和个人。A国与B国签订了一项通航航海条约,其中第3条规定,双方承诺各依本国宪法程序,采取必要立法或其他措施,以实施本条约的规定;第5条规定,双方从事邮件运输的船舶享有豁免权。条约生效后,第三年,B国一艘邮船在A国领海内与A国一艘渔船相撞,导致渔船沉没和一名船员死亡。邮船达到A国A1港口后,该港口地方法院扣留了邮船,并对船长提起刑事诉讼。B国指责A国违反通商航海条约,侵犯了邮船的豁免权,要求立即释放及其船长。A国法院坚持管辖权,认为通商航海条约不能适用,因为国会或联邦政府没有颁布实施该条约的法令。A国政府则称,该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政府不能干预法院的独立审判活动。 根据以上案情,分析A国扣留B国邮船和起诉船长的做法合符国际法?塔顿岛是一个不适宜人居住的岩石岛,盛产鸟粪,距离A国147海里、D国365海里。该岛最早为B国一航海家在16世纪初发现,其后C国一航海家发现此岛,并称之为鸟岛。19世纪中叶,D国一名军官乘一艘商船经过此岛时,登上岛屿,宣示D国主权,并作了详细地理记录,但没有在岛上留下主权标志。D国驻B国领事馆听取军官的报告后,通知了B国政府,并将地图和文字说明公布在B国一份全国性报纸上,没有任何国家表示异议。后来,C国在与A国的战后和平条约中将塔顿岛割让给A国。这遭到D国强烈抗议。在此后的时间里,D国一直反对A国强化控制该岛的活动。特别是第50年当A国宣布将塔顿岛出租给B国一家公司开发旅游时,D国声称将采取一切手段恢复对岛屿的主权。 问:(1)何为先占? (2)A国是否取得塔顿岛的主权? 案例三、A国A1政府实行独裁统治,引起大规模反政府起义,该国陷入内战。为镇压反政府武装,A1在B国发行了5年期、利率为4.75%的“重建债券”10亿美元,用于向B国购买军事设备。后来,A1被推翻,被迫退缩北方一隅。反政府武装占领首都,有效控制全国绝大部分领土,宣布成立A2民主共和国,组成中央政府,并宣布是代表A国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政府。A2成立5年后,得到B国承认。第7年,B国“重建债券”持有人联合在B国法院起诉A2,要求赔偿本金金额利息17亿美元。B国法院受理了诉讼,向A2外交部长发出传票,但被退回。就在此时,A1在B国法院起诉,请求对B国政府将以前为它所购买而现在转交给A2大使馆房产的所有权。B国法院接受了诉讼,并判决该房产属A1所有。 根据以上案情,分析B国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B国的做法不正确。 第一针对B国受理“重建债券”持有人对A2的诉讼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国际法上有国家豁免这一规定。200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二部分关于一般原则中规定:国家本身及其财产在另一国法院享有管辖豁免,国家有义务避免在其法院对另一国提起的诉讼行使管辖。A1当时在B国发行的重建债券主要是为了购买军事设备,是用于政府事务的,所以根据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国家相对豁免原则,B国无权受理持有人对A2的诉讼。 第二,针对B国受理A1对已经转交给A2大使馆房产所有权的诉讼的这一做法是不正确的。首先,200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二部分关于一般原则中规定:国家本身及其财产在另一国法院享有管辖豁免,国家有义务避免在其法院对另一国提起的诉讼行使管辖。假定A、B两国都是联合国成员国且签署这一条约且条约对两国生效。那由于大使馆这一房产所有权是归属于国家的,从其交易目的看是用于政府事务,不属于私人民事范畴,符合国家豁免这一条件,所以B国无权受理A1的诉讼,这一做法不正确。 此外,针对B国判决房产属A1所有这一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关于国家财产、档案、和债务继承的公约》第15条关于新独立国家队财产的继承规定:属于国家继承所涉领土但位于该领土之外而在领土附属期间已成为被继承国的国家财产的不动产应该转属继承国。假定A、B两国签署这一条约且条约对两国生效。那在A1被推翻,A2继承之后,且B国承认A2的情况下,在 B国的大使馆,这一不动产应归属于被继承国也就是A2,B国的判决不正确。 中国公民甲原是中国某银行地方支行行长,曾数度非法将总额为1.05亿美元公款转移到A国,以个人名义存入A国A1银行,而后潜逃该国。当得知甲藏匿于A国后,中国请求引渡,并要求A国对甲采取先行强制措施。A国以双方没有引渡条约、其国内法中没有贪污罪罪名和规定死刑不引渡为由拒绝引渡。同时,甲在A国申请政治避难,诉称他在国内时因为与其上级领导在管理方面的意见不合而遭到政治迫害。A国同意了申请,给予他庇护。其后,由于甲涉嫌A国在野党政治献金丑闻,又由于两国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以A国暗示,如果中国保证不判处甲死刑,可予考虑。 根据案情,分析A国的做法是否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