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50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850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高梅芳
(甘肃省永登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甘肃 兰州 730300)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变迁及降低剖宫产的措施。方法:对两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剖宫产指征中,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病例为第1位,胎儿窘迫为第2位,社会因素为第3位,难产为第4位。结论:合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尤其初产剖宫产指征,才能大大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降低剖宫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106-02
本研究通过我院产科两年间850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力求从中找出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所有剖宫产孕妇共850例,年龄19岁到45岁之间,孕35到43周,初产妇502例,占比59.06%,经产妇348例,占比40.94%。将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50例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
2.结果
两年间,我院分娩总数2429例,剖宫产850例,平均剖宫产率35%。我院80年代剖宫产率为15%,90年代剖宫产率为25%,到2010年剖宫产率达30%,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1 剖宫产指征变化
本资料统计剖宫产指征以第一指征为准(在同一病例因有几个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指征主要为:①难产:包括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巨大儿、产程异常等;②胎儿窘迫;③妊娠并发(合并)症:包括妊高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糖尿病等;④臀位;⑤社会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无指征家属要求手术;⑥瘢痕子宫:有子宫手术史;⑦其他:包括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脐带绕颈等。
据刘玲,冯小风[1]等10年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分析研究发现:1992年至1996年剖宫产指征依次顺位:妊娠并发(合并)症、难产、其他、社会因素、臀位、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1997至2001年依次顺位为:妊娠并发(合并)症、社会因素、难产、胎儿窘迫、其他、臀位、瘢痕子宫。我院850例剖宫产孕妇中二次剖宫产180例,占比为21.18%,胎儿宫内窘迫148例,占比为17.41%,社会因素134例,占比为15.76%,难产126例,占比为14.82%,臀位98例,占比为11.53%,妊娠并发(合并)症84例,占比为9.88%,其它80例,占比为9.41%,在剖宫产指征顺位中瘢痕子宫、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比例升高,而头位难产、臀位、妊娠合并症等所导致的剖宫产比例降低。
3.讨论
3.1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手术安全性提高 近年来由于医护人员剖宫产技术熟练,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以及麻醉、抗感染技术的发展,使安全性大大提高,避免了过去因复杂的阴道助产给母儿带来的损伤。由于剖宫产指征范围扩大,剖宫产率随之上升。
剖宫产指征变化 经产妇剖宫产比例上升,850例剖宫产中经产妇占348例,占40.94%,经产妇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我院瘢痕子宫剖宫产率高达97.29%;社会因素剖宫产比例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另一主要原因;产前监护技术的提高使脐绕颈2周、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前置胎盘、巨大儿等及时诊断,大多尽早剖宫产;臀位在我院89.90%均剖宫产。
3.2 降低剖宫产率是可能的
总上所述剖宫产率上升主要是由二次剖宫产、胎儿窘迫、社会因素、难产、臀位、妊娠合并(并发)症,故在临床上降低此6项的剖宫产率,我院剖宫产率就会明显下降。
3.2.1二次剖宫产:随着医患关系紧张,剖宫产指征放宽,手术率增加,二次剖宫产乃至三次剖宫产也随之增加。因担心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往往倾向于再次剖宫产。我院再次剖宫产率高达97.29%,5例均因来院宫口已开全,胎头棘下4cm,而经阴道分娩。
现剖宫产技术大大提高,但术后盆腔粘连、血管曲张等因素存在,使再次手术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医生应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才能真正降低再次剖宫产。如前次手术并非绝对指征,此次又无新的并发症,估计胎儿体重约3000克左右,胎位正常,再孕距前次手术超过2年,国内杨敏怡[2]、崔艳丽[3] 及国外Chaoman[4]等报道彩超检测子宫下段完整,无肌层缺损,瘢痕均匀对称,厚度≧3mm可自然分娩。故瘢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尽量选择阴道分娩,减少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降低二次剖宫产率。
3.2.2胎儿宫内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