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方案设计)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实验十二(方案设计)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ppt

实验十二(方案设计)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实验十二(方案设计)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十二(方案设计)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实验十二(方案设计)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

要求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自己实施实验,结果观察及分析 程序 第一阶段:实验方案设计(查阅文献资料并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时间:1-2周。 第二阶段:(一组同学内讨论)列出试剂和材料清单,与实验员老师联系,准备好实验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材料准备、实施和保存)过程中涉及到的的所有材料、试剂和仪器和器材。 第三阶段:实验的实施。时间(第二和第三阶段共):3-4周。 第四阶段:实验的观察,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第五阶段:实验总结报告。时间:1周。 说明 第一阶段:以一位学生为单位。每3-4位学生为一组,选用相同的题目( ×××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但每人必须单独完成一份实验方案设计(作为成绩材料) ,不得相互拷贝与抄袭。 第二阶段:以一组学生为单位。一组学生(3-4位学生)内讨论,列出试剂和材料详细清单一份,与实验员老师联系(如实验老师需留一份,则需学生写出相同的两份,留一份作为存根,于实验结束后上交给我) ,准备好实验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材料准备、实施和保存)过程中涉及到的的所有材料、试剂和仪器和器材。 第三阶段:以一组学生为单位。实验的实施中一组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准备实验材料。 第四阶段:实验的观察以一位学生为单位,上交一份拍摄图片,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第五阶段:实验总结报告以一位学生为单位 。 注:实验总结报告与实验方案设计一起将作为考试实验的笔试材料,没有上述阶段中的任一环节都将作实验成绩不合格处理。 主 要 内 容 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实验原理 微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往往是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 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Matter和Schmid首次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评价客观地检测来自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及生物因子对机体产生潜在的遗传损伤方法,即用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出现率的实验方法,称为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MNT)。 利用哺乳动物骨髓细胞的微核测试缺点: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细胞同步化困难、微核低,一般只有0.2%左右。 植物系统则更直接、更简便。 电镀厂污水 微波 致变因素: 化学因素:药物(环磷酰胺、氮芥、白硝安、甲氨喋呤、阿糖胞苷等抗癌药物;农药(有机磷农药);工业毒物(苯、甲苯、铝、砷、二硫化碳、氯丁二稀、氯乙烯单体等);食品添加剂(食品的防腐剂、色素等)……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微小剂量的射线能不断积累。 生物因素:生物体产生的生物类毒素;某些生物体(如杂色曲霉等) 实验目的 理解微核测定的方法和意义。 检测和了解环境中对生物体不利的因素 实验材料 蚕豆根尖 (由蚕豆制备根尖) 实验方案内容 1、题目:×××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2、前言(即:×××对环境和生物体有什么危害,为什么能用微核的产生来说明×××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别人有无做过同类实验研究,如别人做过,有什么结论,你为什么还做这个实验,如果别人没有做过,你做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写此部分的时候要查一些资料) 3、实验材料: 受体材料:为蚕豆,其它的药物或其它,仪器材料(如计数器等) 4、方案设计(要详细与具体): 对照组:(用自来水处理) 处理组(几种处理:剂量、时间) 具体的实验步骤 5、数据处理方法: 设计表格统计数据(细胞数、微核数),计算微核千分率 实验方案撰写要求 1、要有题目,作者(包括班级和学号)。 2、格式:①标题用三号,黑体,居中;②作者、班级和学号(位于标题下一行)用小四号,宋体,居中;③正文一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④正文(包括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⑤正文左右页边距宽为2.54cm ; 3、参考文献至少5篇(可以是网站)列在正文末,用[1][2]…等标注。例:[1] 杜良, 王金生. 铬渣毒性对环境的影响与产出量分析[ J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4(2):34 – 37,如是网址则列注要详细。 4、时间:1-2周。A4纸打印稿和电子版同时上交 * *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 当染色体受到损伤后,在有丝分裂中、后期细胞中观察到丧失着丝粒的染色单体或染色体断片,游离于子细胞质中形成次核。在间期细胞中,常常见到比普通细胞核小很多的一个或几个圆形结构,其直径大约相当于细胞直径的 1/20~1/5,故称微核(micronucleus,MN)。在骨髓及外周血的有核细胞中均可见到。 70年代末马修德用鸭跖草建立了四分孢子期微核率计数的测试系统。 1983年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建立了蚕豆根尖微核测试,用于监测水环境污染,经鉴定已列入国家《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