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六经症候群学说浅析乌梅丸方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从六经症候群学说浅析乌梅丸方证
张宇 曹慧慧 李俊莲通讯作者
山西中医学院 030024
摘要:以六经症候群学说分解乌梅丸,本方可适应于寒热错杂、虚实兼有的多经症候。凡兼有少阴、太阴、阳明者,均可以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等疑难杂病,临床应用较为简便、快捷、准确。
关键词:六经症候群;乌梅丸;厥阴病;伤寒论;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蛔厥,久利及厥阴病寒热错杂证。后世医家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主方。现通常以“经络”、“脏腑”、“八纲”的综合理解来解释乌梅丸证:其病机特点为“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厥热胜复。”[ ]其主证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但以此作为乌梅丸的临床辨证依据往往限制了本方的应用。若从六经症候群学说角度试析,或可使乌梅丸得到临床广用。辨证更加快捷、准确。
1六经症候群学说
1.1六经症候群学说涵义
六经症候群学说源于六经实质研究,认为《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六经之名与经络学说无直接关系。《伤寒论》六经本质问题,自古争议不休。关于“六经”后世存在多种解释,例如经络说、臓腑说、气化说、阴阳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等。[ ]症候群学说近代较早提出自陆渊雷,其在《伤寒论今释》中说:“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所指,递有不同。最初盖指经络,……最后则是指热证之症候群,为汤液家所宗。”经方家胡希恕先生提出及其弟子冯世纶教授阐述:“六经实质是:人体患病后出现的六类症状反应,根据不同的症状,仲景以提纲形式分为六类。”[ ]因此,六经症候群是疾病在某个时段不同部位的症状反应,是多个症状的综合群体。
1.2六经症候群学说特点
教材认为六经辨证是用于治疗外感病的辨证体系,而六经症候群学说认为六经辨证是涵盖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的辨证体系。民间经方医生刘志杰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较详细论述了有关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区别于经络概念,特把六经辨证称为六纲,即六大类疾病总纲之意,[ ]强调了对症状的归类和综合。
六经症候群对于较为复杂的疾病,常不能用一经病来定位,则可根据症状定为多经同病。六经症候群学说认为,寒热错杂、虚实兼见的内伤疾病多表现为阴经与阳经同时发病。面对错综复杂的症状,通过六经症候群学说辨证,得出的六经归属多是一致的。即使具体方证选择会有差异,但因六经归属判断一致,治法及方药大致相同。如对某病判断为少阴太阴同病,有人选择真武汤或有人选择附子汤,治法都以温阳化饮为主,虽然方证对应程度有差异,但大的治疗和用药方向基本一致。这样就减少了治疗的偏差,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因此,六经症候群辨证方法对于寒热错杂、虚实难辨等疑难杂症的辨证治疗具有优势。
2六经症候群与乌梅丸方证
2.1厥阴病提纲
厥阴病代表方为乌梅丸,厥阴提纲证《伤寒论》第 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教材以经络和脏腑的综合观点来阐释:厥阴属肝,肝主疏泄,条畅气机,参与脾胃运化。邪入厥阴,气郁化火而犯胃,肝气横逆伐脾而下寒,形成上热下寒之证。
若从六经症候群角度来看,厥阴病提纲证的基本病机属阴阳两病,少阴、太阴、阳明三经部同病。
“消渴”,下焦阳气津液亏虚,导致津液无法上承,同时中上焦有热,津液匮乏导致渴症出现,属于少阴、阳明为患。
“气上撞心”,厥阴病正气亏虚,上焦阳虚,下焦虚寒,气机或水饮上逆而犯上。
“心中疼热”,因为寒饮上犯,上焦的热又无法消退,形成交战,故而疼热。
“饥而不欲食”有阳明热在,所以“饥”,但是中焦有寒饮,存在太阴病病机,同时胃气弱而无法化食,所以“不欲食”。属阳明、太阴为患。
“食则吐蛔。”本不欲食而吃,给胃气增加负担,寒饮上犯而吐。若病人腹中有蛔虫,蛔虫不喜下焦之寒,则蛔虫随吐而出。
“下之利不止。”病有中下焦虚寒与津液匮乏,用下法更伤胃气、津液。
可见提纲证症状表现下焦阴阳俱虚的病机,存在少阴病象;脾胃俱虚,存在太阴病象;胃中实热,存在阳明病象。故厥阴病提纲所描述的状态,从六经症候群解释为少阴、太阴、阳明同病,其症结在少阴、太阴、阳明,是六经症候群中的三个类属疾病的综合表现。
2.2乌梅丸方证
乌梅丸源自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教材所述,本条文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13 习作训练(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VIP
- 兴仁电厂新建万千瓦工程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报告.pdf VIP
-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级-技巧与演奏-教案-第一单元.pdf VIP
-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pdf VIP
- 人工智能的未来:2025年上半年行业发展回顾(英)-AlphaSense-2025-19页.pdf VIP
- 巴戟天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VIP
- 专题04 标点符号(讲义+试题) -2023年四升五语文暑假衔接课【统编版】.docx VIP
- D级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pptx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课时练习卷(含答案).docx
- 消防检测质量手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