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区域狂奔:梦想与泡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伏”区域狂奔:梦想与泡沫

“光伏”区域狂奔:梦想与泡沫 地方政府对一个新兴产业如此不约而同的青眼有加,自1958年大炼钢铁之后好像还未出现过。不过,它们是否会进入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 离开锦州市区,车无论开往哪个方向,都会看到路两旁一望无际的玉米地,玉米秆零零星星戳在地里。远处土黄色的山格外荒凉。其中一座山顶泛着蓝光,它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这是锦州阳光能源中标的13.5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明年将投入发电。 玉米等农作物深加工曾经是锦州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光伏产业成了如今锦州重点打造的新兴支柱产业。 沿着龙栖湾大道一路向南,临近海边时玉米地消失,成了大片建筑工地。路旁的大牌子提示这就是13.6平方公里的锦州光伏产业园所在地。 从蓝图上看,状如三角洲的龙栖湾新区不是单纯的开发区概念,而是一场由光伏产业带动的造城运动。蓝图的雄伟与眼前的荒凉成为对比,在空旷的土地上,只有一栋刚刚完成主体结构的大楼,这座大楼是新能源大厦。 “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园”是锦州市政府在“十二五”末要达到的目标。而较早起步,提出“中国电谷”的保定也预期在“十二五”末期实现新能源产值1500亿元,走进保定高新区,随处可见太阳能路灯,它已成为首批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未来在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工厂屋顶还将改造安装光伏发电组件,能够在工业供电高峰时缓解电网压力。 这仅是中国地方政府在光伏产业上狂奔的一个缩影,2010年12月19日,盛产煤炭的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召开光伏产业规划研讨会,政府展示的雄心是未来五年投资450亿打造产业链完善的基地。位于中国内陆的安徽省省会合肥,也将光伏产业视为通向未来的门票,过去一年中包括赛维LDK等多个大型光伏企业都落户于此。拥有昱辉阳光、晶科能源、鸿禧光伏等上百家光伏企业的浙江嘉兴市正在继续扩大、整合其光伏产业链。与它毗邻的江苏,已成为中国光伏第一大省,400多家光伏企业遍地开花。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olarbuzz发布的报告,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光伏厂家出货量继续提升,中国多地政府正在直接或者间接推动本地光伏产业的规模。在近期发布的相关信息中,GW(即吉兆,1吉兆等于十亿瓦特)成为地方政府扩产的基本度量单位。对一个新兴产业如此不约而同的青眼有加,自1958年大炼钢铁之后好像还未出现过。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产业链上的短板并没有因为光伏产业飞速发展而弥补,国内产业市场倒挂问题依然是主要瓶颈,地方投资拉动的中国光伏产业是否会进入一条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 一路绿灯 2010年8月,旭龙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锦州,副总经理魏东升告诉《中国企业家》,选择这里用了将近半年时间,期间与多地政府都接触过,最终还是因为锦州“给的政策最好”而扎下营盘。 小小的锦州,有个光伏行业内戏称为“天下第一局”的机构,也就是光伏产业发展局。为一个产业设置一个局级单位,在中国独一无二。“我们有什么问题都会很快解决,原来划给我们的地块不是很满意,很快就调整了。”魏说。 “天下第一局”听起来颇具气势,可目前无论人员配置还是办公地点都稍显寒酸。它暂时位于锦州市雨露街19号,小院不大,有些杂乱,挂着块半新不旧的牌子,前面一幢办公楼也极其破旧,与马路斜对面的市府大楼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加上司机光伏局有20几名工作人员,依然人手紧张,每个人都经常接到家人询问几点下班的电话。 这是个未感染“衙门”色彩的行政机构,其副局长王晓东的热情甚至令人坐立不安。在光伏局成立之前,王曾在市经委工作,据他介绍,锦州最初确定发展光伏产业是2006年,因为有阳光能源这样的企业先进入该领域,从2000年到2005年,阳光能源的单晶硅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创始人谭文华提议要重点发展光伏产业,不久市长会议就确定打造百亿光伏产业基地。 锦州力图成为“太阳城”的原因,与许多城市类似,正是由于尚德、英利、赛维这样的龙头企业,无锡、保定、新余才将光伏上升为支柱产业。不过,阳光能源与上述几家相比,规模尚小,锦州市凭什么相信它能拉动自己参与这个游戏? 在王看来,锦州还具备其它条件:“我们有丰富的石英资源。不管是做硅片,还是做多晶硅,都需要一些高纯度石英材料,石英坩埚、高纯石墨、电子工业用的石英材料锦州都可以生产。” 2006年锦州提出打造光伏产业时,产值不足5亿,到2009年达到48.5亿,随着落户企业越来越多,连辽宁省政府也被这种热情所感染。“2009年锦州光伏产业就上升到省级,辽宁省要把锦州的光伏产业打造成辽宁产业基地,甚至中国东北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王晓东回忆,就在这一年6月,“天下第一局”成立,“陈政高省长确定发展建议,说一定要成立专门机构来抓这个事儿。要在‘十二五’末达到1000亿产值。” 2009年锦州全市工业产值为1000亿元,这相当于用这几年的时间再造一个锦州工业。 “千亿级”这个目标并不新鲜,全国各地光伏产业园竞相提出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