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对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氏孤儿》对比

时空变换的对话 ——元杂剧和话剧《赵氏孤儿》比较 (山东省烟台市 鲁东大学文学院 09级古代文学 李娜 ) 摘要:赵氏孤儿大报仇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在元杂剧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改编的兴起,元杂剧《赵氏孤儿》也受到了作家们的关注。由金海曙编剧、林兆华导演的话剧版《赵氏孤儿》就因为主题和结局的改变将改编的浪潮推到了顶峰,大胆地将经典作品对正义精神的肯定和社会价值的关注转到了对个人意义和价值的探究和凸显。本文将对元杂剧和话剧两版《赵氏孤儿》从主题、体裁和读者接受心理等方面做一定的分析和比较,探究文艺作品随时代生活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赵氏孤儿》;元杂剧;话剧;正义;个人价值 前言 上下五千年,浩浩荡荡,直到今天,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依然散发着永不褪色的光泽,激励和吸引着世人去挖掘它们的价值。曾经在元朝赫赫有名的赵氏孤儿大报仇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吸取了新的时代价值。现代很多剧作家都对这一经典剧作进行了翻拍甚至是改编,将元杂剧搬到了话剧的舞台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从作品的古今对比来探讨它的时代价值。 一、故事起源和故事梗概 《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据本事据史实,也采用民间流传故事。除《左传》外,《国语》卷十一《晋语》、《襄公》、《公羊传》卷十五《宣公》、《说苑》卷六《复恩》、《新序》卷七《节士》等书也有记载。大体说来,《左传》记载赵氏家族被杀主要是君臣不和;而《史记》中的《赵世家》等篇则主要是大臣之间的矛盾冲突。元杂剧主要根据《史记》、略采《左传》而进行加工创造,突出了正义力量、牺牲精神与凶残邪恶势力的矛盾斗争,表达了“冤报冤”的复仇思想。 剧演屠岸贾杀害赵盾全家三百余口是以“文武不和”为借口的,实则暴露了他要假借灵公独揽大权的图谋。为了“斩草除根,萌芽不发”,屠岸贾就“诈传灵公的命”,[1](P253)还要除掉赵盾之子、晋国驸马赵朔及其妻晋公主所剩下的遗腹子“赵氏孤儿”。草泽医生程婴、下将军韩厥、罢官职员公孙杵臼,则舍生忘死,奋起救护孤儿,其中以程婴尤为突出。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宫中带出孤儿,又以大义感动把守宫门的韩厥,放孤儿出宫。 为了救护孤儿,孤儿仍由程婴抚养,而他的儿子则送与公孙杵臼以代孤儿。后来屠 李娜(1986.02——)女,汉族,山西阳泉人。 岸贾收留程婴为门客,并将程婴假子真赵氏孤儿收为义子,取名屠成[1](P253)。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武艺超群,屠岸贾想依仗屠成弑了灵公,夺了赵国。赵氏孤儿得知家仇后,杀死屠岸贾,为赵家报仇雪恨。后又复姓赵,朝廷还恢复赵氏爵位,并封赠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保护赵氏孤儿的死难忠良。 二、主题嬗变 《赵氏孤儿》的内容和情节都表现了强烈的复仇精神,这也正是它作为一个悲剧母体魅力不减的原因。从古至今,复仇主题的文学艺术就在作家笔下不断的变形,但是复仇这个主题却没有变,它在人的接受心理层面上是有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期待基础的。在此基础上,人们就认为《赵氏孤儿》应该是被放大并赞扬的。 当然,作品用忠奸矛盾作为背景,而内容却不仅如此,而是由此引出的善良与邪恶的斗争,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既是对黑暗的鞭挞,也是对光明的歌颂。前半部分在杀害赵家和全城搜孤的情节中,全剧都笼罩在黑暗和压抑的气氛中。然而剧本却并不是要人们悲哀和失望,相反使人得到了信心和鼓舞,孤儿报仇的结局就是对正义最好的肯定。“正义感始终是全剧所要突出表现的内容……众多悲剧人物强烈的正义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激起读者和观众产生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相统一的审美体验。”[2](P212) 然而在元朝这个特殊时期,屠岸贾借家族矛盾预谋夺取晋国江山的野心,就大大超越了个人恩怨和家族利益,点出了《赵氏孤儿》的深刻寓意。 宋金元时期,赵姓代表着已经灭亡的赵宋王朝,象征着遭受异族统治的中华民族。孤儿在得知自己身世后又使赵姓在晋国复兴,就寄托了在蒙元统治下中原民族的复仇复兴之愿望。屠岸贾为赵氏孤儿取名“屠成”,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蒙元入主中原时,每破一城后便要“屠城”。“屠成”一名,是作者的有意虚构,所以“屠城”之意就更明显了。 蒙元社会当时经历了数个政权的兴亡交替,是动荡的环境催生了人们谋求生存的渴望和思想的挣扎。元杂剧作家就是目睹了这样的现实,又欣喜于祖国的大统一,感慨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对人们的刺激和震撼,使他们既有对传统观念的继承,更有对传统的怀疑和抵牾。作者是巧妙地通过叙述家族事件来折射元代面临压迫时对正义的崇尚和歌颂。这不仅是一个典型事件和主题的选择,而且体现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从个人角度来来讲,作品中整个事件最值得敬佩的是程婴的盗孤、救孤和存孤,其次还有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