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田永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柑橘黄龙病于1995年在第十三届国际柑橘病毒学会上被正式定名, 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 是制约全球柑橘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橘感染黄龙病后典型症状为黄叶、畸花、软果、短梢、脆枝、烂根, 果实味酸, 树体衰弱, 果品产量低、品质差, 为橘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了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发生情况 柑橘黄龙病典型症状有黄梢型、黄斑型、缺素型3种。 (1) 黄梢型。病树外围部分枝条或树顶新梢叶片黄化, 多发生于初发病树和夏、秋梢上, 黄化的叶片极易脱落。 (2) 黄斑型。叶基部、叶脉附近或边缘褪绿黄化, 并逐渐扩大成黄绿相间的不均匀病斑, 春、夏、秋梢上均有发生。 (3) 缺素型。果小而畸形, 病叶小, 叶脉间叶肉呈淡黄或黄色, 与缺乏锌、锰、铁等微量元素的症状相似。 我国柑橘黄龙病于20世纪初在华南地区首次被报道, 至今已有11个柑橘栽培省、区遭受其危害, 尤其是广东、广西和福建3省, 受害面积占柑橘总栽培面积的80%以上。如果不进行恰当的控制, 该病发生后3~5年即毁园, 严重制约了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柑橘黄龙病呈现出加重发生、加速蔓延的势态, 制约了柑橘生产和橘农收入的同时, 也为出口贸易带来非常不利影响。因此, 如何提升柑橘黄龙病的防控研究水平, 促进我国乃至全球柑橘产业健康发展是我们园艺和植保工作者以及柑橘生产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防控对策 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应重在预防, 涉及到严格检疫制度、繁育健康种苗、清除菌源和传毒媒介、高效环保化学农药的使用等多个环节。 2.1 严格检疫制度, 繁育健康苗木 柑橘黄龙病是国内外检疫对象, 所以首先检疫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杜绝带病的接穗和种苗传入无病区, 外检部门要严格检疫, 防止美洲种、非洲种及其变异株系传入我国。其次, 要大力繁育并推广健康苗木, 从源头上控制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为了指导柑橘无病苗的培育, 农业部于2006年颁布了《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规程》行业标准。对于没有隔离育苗条件的老病区, 可采用防虫网棚培育无病苗, 育成的苗木需经电镜检查和血清学等生物技术手段鉴定证明是无病的, 方可用于种植推广。 2.2 防治柑橘木虱, 消灭传播媒介 柑橘黄龙病的病原体可在柑橘木虱体内增殖,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柑橘木虱具有快速繁殖、传病性高、终身带菌的特点, 并且具有一定迁飞性, 因此防治非常困难, 应抓住防治关键期, 实施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冬季进行一次彻底清园, 可杀灭越冬的柑橘木虱, 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所在, 而且由于此时的柑橘木虱处于相对静止期, 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冬季清园以外, 萌芽期是杀灭柑橘木虱的另一个关键期, 萌芽期喷药可防止成虫在芽隙处产卵, 选用10%吡虫·灭多威可湿性粉剂、20%氰戊·马拉松乳油、30%吡虫啉乳油和40%马拉硫磷乳油等药剂。 2.3 提高树体抗性, 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 可提高树体的抗性, 是降低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根本。新梢转绿后对全园进行一次进行全面的检查, 必要时挖除黄龙病树。由于柑橘木虱是黄龙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因此挖病树和治木虱必须同时进行, 病树挖除前先喷药, 防止木虱迁移传染。另外, 要注重优化种植结构, 在柑橘产区内不种植九里香和黄皮等芸香科植物, 杜绝柑橘木虱转移寄主。 2.4 通力合作, 携手攻坚 要应对当前难关, 打赢柑橘黄龙病防治这场攻坚战, 需要科研工作者、政府部门、检疫部门和相关企业携手协作。科研工作者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服务三农、科技下乡、造福一方百姓的原则, 寻求高效、科学、环保的防治措施, 并通过现场培训、发放资料等方法把科技送到橘农手里,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切实有效地遏制黄龙病, 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区域经济。政府部门需高度重视此次疫情, 对病区改造的橘农予以适当补贴, 为经济确实困难的橘农提供农资帮助。检疫部门严格检疫制度、加强检疫监管, 建立无毒柑橘苗指定经销店, 从根本上解决黄龙病病源及长距离的传播问题。同时我们呼吁相关企业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工作, 研发更多高效、环保的新型药剂。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