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分解纤维素微生物分离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编写:王艳红 审核:高二生物组
【学习目标】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对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对源:⑷怎样利用刚果红的这一特点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利用刚果红染色的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⑸.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课题延伸
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做什么?其方法是什么?
【典例解析】
例1.有关谷氨酸发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中要不断通入空气 B.培养条件不当将不能得到产品
C.搅拌的唯一目的是使空气成为小泡 D.冷却水可使酶活性下降
例2.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B.温度不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C.温度能影响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D.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课堂演练】
1.下面是弗来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
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培养液使细菌的增殖停止。
结论:下面几项最适合作为该实验假设的是
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
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D.青霉菌能产生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A.固体培养基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的鸡胚D.无菌的牛肉汤3.以下关于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甲烷杆菌属厌氧呼吸,但氧的存在不影响其生存
B.链球菌进行厌氧呼吸,不能接触空气
C.黄色短杆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产生谷氨酸
D.谷氨酸棒培育杆菌是厌氧呼吸
4.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菌混在一起。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2)材料用具:(略)(3)主要步骤: 培养基,另一种是 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培养了3—4天。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4)请同答: 培养基和 培养基。
②本实验中,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的类型属于 培养基。
③根据所需目的配制上述培养基时除营养要协调外还应注意 。
④实验步骤中第③步的目的是 。
⑤圆褐固氮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 。
⑥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 。
5.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 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人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
2 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
步骤3 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准确的“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
步骤4 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
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B中的菌落全都保
(1)普通培养基中的营养要素物质有
。实验过程中为了缩短时间,最好在细菌生长的哪一个时期接种?
(2)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细胞出现 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 。
(3)如果B1 。
学习反思;
2.3过关检测卡
1.可以使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发生不可逆破坏的环境加素是
A.高温 B.营养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