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预防控制医院感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医院感染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第三节 无菌技术 第四节 隔离技术 第一节 医院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s) 一、医院感染的危害 医院感染的危害 住院天数延长 病死率增高 康复时间延长 医疗费用增加 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二、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新生儿因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注: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二、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按来源) 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 二、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autogenous infection),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cross infection),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生理 病理 侵入性诊治机会增加 抗生素滥用 医院卫生设施、管理机制不完善 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 感染源 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病人自身正常菌群 动物感染源:老鼠、蟑螂 医院环境 设备、食品、垃圾 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 血液制品、药物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空气传播 饮水、饮食传播 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易感宿主 严重慢性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损害;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接受介入性检查、器官移植的病人; 休克、昏迷、术后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产妇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传染病防治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消毒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处理条例》 《消毒技术规范》 清洁卫生制度 消毒灭菌制度 隔离制度 各重点科室的感染管理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环境布局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洗手技术 隔离技术 合理使用抗生素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污水、污物的处理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有关概念 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常用方法: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 适用范围:医院地面、墙壁、家具、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和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 有关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使消毒的对象达到无害化 有关概念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 灭菌是绝对概念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酶、细胞壁和细胞膜等 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 适用于不需保存的物品:污染的废弃物、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 注意安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不可在火焰未熄灭时添加乙醇 贵重器械及锐利刀剪禁用此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 2. 干烤法 适用:耐高热,不耐湿的物品 注意事项 物品洗净,玻璃器皿干燥 物品包装不宜过大过厚 消毒物品不与箱壁接触 160OC,2h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 适用:耐湿、耐高热物品 要求:100℃,5~15分钟 消毒前物品洗净,全部浸没水中 根据物品

文档评论(0)

woaitian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