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三毛的死亡意识
浅析三毛的死亡意识
摘要:三毛,在其48岁那年,戏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本文试图从她作品中有关死、亡的描写去探讨其浓郁的死亡意识,并进一步分析死亡意识形成的原因,那就是其特殊的性情气质和生命经历,欲为其死亡原因做一些恰如其分的诠释
关键词:三毛,死亡命意识,原因
[中图分类号]:1XX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曾经给一代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踏遍万水千山,只为寻找梦中的“橄榄树”。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充满艺术才情和人格魅力的女性,正值盛年之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自杀,戏剧性地告别了尘世,令人惋惜,也令人思索
“流浪情结”是解读三毛其人其文的最常见的切入点,“如果说流浪意识是三毛和琼瑶等言情作家区别开来的重要特征,那么她许多散文中的死亡意识又使她与海明威这样的作家处于相似的境遇之中。”确实,“死亡意识”弥漫在三毛的人生及作品中,为三毛这个独特的个体存在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试通过分析三毛作品对“死亡”的书写,并结合她人生中某些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来剖析三毛的死亡意识,试图为其死亡原因做一些恰如其分的诠释
生存与死亡,是永恒的哲学命题,也是永恒的文学主题。古今中外无数哲学家在思索,海德格尔说:“日常生活就是生和死之间的存在”;加缪说:“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而热衷于书写“死亡”的作家如曹雪芹、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海明威等更是历历可数,三毛也用自己的视角和笔触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思索
一、作品中关于“死亡”的直接思考
三毛专门以“死亡”主题行文的作品虽然比较少,但渗透在作品中的死亡意识却异常强烈清晰可感,如影随形弥漫不尽,这种强烈的死亡意识贯穿于三毛的生命之中,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文学创作。下面摘录一些三毛作品中关于“死亡”的书写片段,感受三毛是怎样频繁地得谈论生死:
在《这样的人生》中,三毛还是热爱生命,留恋人世的,她觉得生命是美丽的,生如夏花之灿烂,上帝不应该把这些美丽的生命召回:
……那个晚上,月亮照在大海上,衬着眼前的情景,令我不由得想到死的问题。生命是这样的美丽,上帝为什么要把我们一个一个收回去?我但愿永远活下去,永远不要离开这个世界
在《说给自己听》里,三毛对生命很冷静很坦然,万物有时,生死亦有时:
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30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50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在《结婚礼物》中,她这样说:
……其实人生的聚散本来在乎一念之间,不要说是活着分离,其实连死也不能隔绝彼此的爱,死只是进入另一层次的生活,如果这么想,聚散无常也是自然的现象,实在不需要太过悲伤
可以看出,面对死亡,三毛没有神秘感和恐惧感,在她眼里,花开花落,聚散离合都是天道之常,“繁华与寂寞,生与死,快乐与悲伤,阳光与雨水,一切都是自然”。而且认为“死”并没有陷于彻底的毁灭,只是以另一种生命继续存在,“死只是进行另一层次的生活”。更何且“死亡”有时也是一种解脱之道:
她在《梦里不知身是客》写道:
心里那个敲个不停的人情,使命,时间和责任,并没有释放我,人的一生为这个人活,又为那个人活,什么时候可以为自己的兴趣活一次?什么时候?难道要等到死了才行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
可见作为作家的三毛,比一般人更多地承受着生命的重负,在生存中她的意志并不是自由的,受着身外种种羁绊和约束,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精神生活在世,她在寻求着解脱之道。“叔本华认为,如果能够善用机会的话,‘死亡’实是意志的一大转机。”“。所以三毛最后的自杀选择,可以理解为她已看破玄机,她是自发地选择和迎接死亡,主动掌握了生命的自由意志。或许在她看来,死亡之时就是意志挣脱原有精神羁绊和重获自由的时候
于是在《假如还有来生》中又设想过死亡的情形:
对于死亡这件事,我们曾经戏谑地讨论过,我说:我愿意两人穿戴得整整齐齐躺在床上,手拉手,一起喊一、二、三,就死了。死后紧紧地合葬在一起,不能分开……
三毛不愧是一位浪漫主义者,她对“死亡”的预设温馨、宁静、肃穆,没有人类面临死亡的那种挣扎与痛苦、挽留与永别
以上不厌其烦地摘录三毛作品中谈论生死的片段,目的是想说明死亡意识已经渗透到她的精神髓里。这些对“死亡”的感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她时而热爱生命,时而又期待死亡,甚至预设死亡场景,时而对“死亡”乐天知命,时而又无比纠结,或许这正表明“死亡”本身的复杂性。在“死亡”这个人类终极命题面前,任何哲学家任何作家都是无力阐释透彻的,三毛也不例外。虽然三毛对生死之事并未达到大彻大悟之境,但我们能感受到她对生命对“死亡”无时不刻的关注和思考,足矣
二、特殊的生命经历和性情气质
通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