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冷度原因
1.2.11.5 循环冷却水系统
凝汽器循环冷却水采用海水直流循环冷却系统,设计温度24℃;设计最高水温33℃。设计压力0.4MPa(g)
1.2.11.6 凝汽器背压:双背压,在设计气象条件及主机THA设计工况下,汽轮机平均背压5.88kPa(a);在10%气象条件及主机TRL工况下,汽轮机平均背压为11.8kPa(a)。
加热器端差按下表(加热器号按抽汽压力由高至低排列)
1号
高加 2号
高加 3号
高加 5号
低加 6号
低加 7号
低加 8号
低加 上端差 ℃ -1.7 0 0 2.8 2.8 2.8 2.8 下端差 ℃ 5.6 5.6 5.6 5.6 / / / 凝汽器在现场组装,卖方在现场组装就位完毕后将整个产品交货给买方,安装期间的易损件、备件由卖方负责。
设计工况:汽机T-MCR工况,设计循环水温允许温升,设计背压。
校核工况:TRL工况,循环水量不变。
(1) 凝汽器的设计条件以TMCR工况为设计工况,背压为双背压,平均背压为5.88kPa(a),循环冷却倍率为62.14(按THA工况主机及小汽机排汽总量为基准),循环水设计进水温度为24℃,循环水为海水。卖方提供凝汽器背压特性曲线(冷却水量、冷却水温与背压的关系曲线;凝汽器水阻曲线)。
(2) 凝汽器能在TRL工况,平均背压为11.8kPa(a)或背压升高的事故运行工况下以及循环水温33℃下,凝汽器仍能连续运行,并保证除氧要求。
(3) 在凝汽器的喉部装有两组低压加热器。
(4) 凝汽器管束管材为钛管,采用进口产品。通道外侧采用厚壁管。凝汽器管材换热系数按HEI(第八版)确定。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严密,防止循环水漏入汽侧。
(5) 凝汽器的水室设有分隔板,循环水能通过一侧的进出口单侧运行,此时汽轮机能达到75% 额定负荷的出力。
(6) 在T-MCR工况时,凝汽器管内循环水流速不大于相应管材下的允许值,清洁系数按0.85设计,堵管冗余量不小于5%。
(7) 在规定的负荷运行范围内,凝汽器出口凝结水的含氧量不超过20PPb。
(8) 在TMCR工况下,凝汽器出口的凝结水过冷度不大于0.5℃。
(9) 凝汽器水室设计压力不小于0.4MPa(g)。
(10) 凝汽器接能收下述排汽、疏水和回水,并良好除氧,由卖方决定是接入热井或凝汽器外置式疏水扩容器,不设单独的汽机本体疏水扩容器,也不设单独的高、低加事故疏水扩容器。
凝汽器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据 1 凝汽器的总有效面积 m2 54000 2 抽空气区的有效面积 m2 3835 3 流程数/壳体数 单/双 4 TMCR工况循环水带走的净热 kJ/s 1102648 5 传热系数 W/m2.℃ 3105.37/ 3196.17 6 循环水流量 m3/s 29.17 7 管束内循环水最高流速 m/s 2.3 8 冷却管内设计流速 m/s 2.29 9 清洁系数 0.85 10 TMCR工况循环水温升 ℃ 9.37 11 凝结水过冷度 ℃ 0.5 12 凝汽器设计端差 ℃ 4.895/ 4.654 13 水室设计压力 MPa.g 0.4 14 壳侧设计压力 MPa.g 0.1 15 凝汽器出口凝结水保证氧含量 (g/l 20 16 管子总水阻 kPa 75 17 凝汽器汽阻 kPa 0.4 18 循环倍率(THA工况) 62.14 19 水室重量(每个) kg 17000 20 凝汽器净重 kg 1,200,000 21 凝汽器重量(运行时) kg 2,600,000 22 凝汽器重量(满水时) kg 3,700,000 表7-27 凝汽器设计与材料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据 1 管束顶部外围部分材料 Ti 2 管束顶部外围部分数量 5632 3 管束顶部外围部分直径、壁厚 mm φ25×0.7 4 管束主凝汽器区材料 Ti 5 管束主凝汽器区数量 46696 6 管束主凝汽器直径、壁厚 mm φ25×0.5 7 管束空气抽出区材料 Ti 8 管束空气抽出区数量 4000 9 管束空气抽出区直径、壁厚 mm φ25×0.5 10 管束有效长度、总长 m 12.206、12.306 11 入/出口端紧固管束的方法 胀接+密封焊 12 管板数量 8 13 管板材料 SB265+SA516 Gr.70 14 管板尺寸 m (0.0045+0.04)×3.83×6.2 15 管板厚度 mm 4.5+40 16 螺钉与螺母材料 35CrMo/45(水室内为不锈钢) 17 管子支撑板数量 64 18 管子支撑板材料 Q235-A 19 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