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秦长城灵渠为代表的卓越工程.pptVIP

郑国渠秦长城灵渠为代表的卓越工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国渠秦长城灵渠为代表的卓越工程

——卓越的工程 泸州十八中 刘云春 探秘奇迹 * 埃及金字塔 (公元前2700-公元前2500年)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图 古巴比伦遗址 建造于公元前604-公元前562年 阿耳忒弥斯神庙 (建造于公元前550年) 宙斯神像 ?时间:建于公元前470年,完工于公元前456年 罗德港巨人雕像(想象图) 建造时间:公元前4世纪晚期,或2世纪早期 建立时间:公元前280年 亚历山大灯塔 印度泰姬陵(建造于1631年) 中 国 …… 建造于:公元72-82年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 (一)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 (二)军事防御(秦长城) 二、再探卓越之理 一、初识卓越之形 三、感悟卓越之灵 卓越的工程 类别 名称 修建时间 地理位置 主持者 特点 意义 水 利 工 程 都江堰 郑国渠 灵渠 军事防御工程 秦长城 战国 后期 战国 后期 成都附近 的岷江 李冰 咸阳附近 一、初识卓越之形 展示反馈 互助交流 自主学习 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蒙恬 秦朝 秦朝 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灌溉关中平原 联通长江和珠江流域 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 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 请仔细观察地图,找出其中的重要工程。 秦国 秦朝 展示反馈 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 1、代表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 二、再探卓越之理 * 请看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及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东部平原 西部平原 成都平原示意图 岷江 玉 垒 山 * 分水堤 飞沙堰 进水口(宝瓶口) 内 江 外 江 (分水) (泄洪、排沙) ( 引水) 防洪、灌溉、排沙 都江堰建造特点: 选址合理 设计科学 无坝引水 自流灌溉 工省效宏 东部平原 西部平原 成都平原示意图 岷江 玉 垒 山 * 分水堤 飞沙堰 进水口(宝瓶口) 内 江 外 江 (分水) ( 引水) (泄洪、排沙) 材料一: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材料二:“蜀即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史记·张仪列传》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人们可以掌握和控制旱涝水情,(百姓们从此)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了。 探究一:都江堰的修建有何历史意义? 使秦国日益强大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高闸大坝、硬性阻挡 柔性结构、以柔克刚 ——顺应水性的自然 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完美结合! 2200多年来,都江堰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 * 临洮 辽东 全长万余里 材料一:秦时,“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新书·过秦》 * 烽 燧 烽 燧 烽 燧 城障 城障 敌台 关城 城 墙 军 用 道 路 敌台 敌台 敌台 长城是连续着城墙,关隘,眺望敌情的土堡和各种障碍组成,充分利用山险水障等自然条件,城墙的高低、厚薄都随山势而异。城墙顶部内设御墙,外设稚垛,有了望孔和射击孔,便于守城士兵防御作战。此外,还有劈山墙、山险墙、木柞墙等辅助防御设施。上百座雄关隘口和上万个墩台将长城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材料二: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mào]万余里。 ——司马迁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一: 上百座雄关隘口和上万个墩台将长城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烽 燧 烽 燧 烽 燧 城障 城障 敌台 关城 城 墙 军 用 道 路 敌台 敌台 敌台 设施完备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修建长城表 朝代 修建目的 修建情况(起讫) 长度 秦 汉 明 防御匈奴 连接前长城并向两侧延伸(临洮-辽东) 五千多千米 防御匈奴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