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性孔道纳米氧化铝载体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贯穿性孔道纳米氧化铝载体的研究

具有沥青质胶团可扩散氧化铝载体的研究 徐晓明, 王刚, 关明华, 方向晨,王鼎聪*, 杨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113001;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113001) 摘要:采用二次纳米自组装方法合成出一种氧化铝载体。此载体是渣油中沥青质胶团可扩散且贯穿性孔道集中在30~95nm之间,孔喉比基本在一水平的曲线变化的氧化铝载体。其物理性质为,0.8520 mL/g的孔容,195.m2/g比表面、41.9nm的平均孔径,30~95nm的孔为52.33%,62.2158%的孔隙率和4.532N/mm的强度(1.5mm圆柱)。 关键词:沥青质;贯穿;载体 The research of diffusible alumina carrier with asphaltene micelles XU Xiaoming, WANG Gang, GUAN Minghuan, FANG Xiangchen, WANG Dingcong*, YANG Gang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Fushun 113001, China, SINOPEC Fush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etrachemlcals, Limning Fushun 113001,Claim) Abstract: A alumina carrier was synthesized by the method of self-assembly secondary nano. In the residuum of asphaltene micelles, the carrier was diffused、spread through sexual channels concentrated in the 30 ~ 95nm. Moreover, the pore-throat ratio isbasicly in the same level of curve. Its physical nature are as follow: 0.8520 mL/g pore volume, 195.m2/g surface area, 41.9nm average pore diameter, 52.33% 30 ~ 95nm of the pore, 62.2158% porosity and 4.532N/mm the strength (1.5mm cylinder) Keywords: asphaltene; throughout; carrier 前言: 几十万到几百万大分子扩散到催化剂内部进行反应的固定床催化技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1]。现有催化剂载体的孔道,可以使小分子顺利扩散,不适用于大分子扩散及催化。高分子聚合物在溶液中形成聚集体的直径一般在几十纳米范围内,大部分聚合物合成反应不得不抛弃固定床催化,采用了均相或流化床催化技术。目前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所使用的载体材料一般是大孔氧化铝及其改性产品[2] 渣油中金属大部分集中在沥青质分子中,沥青质大部分以胶团形式存在, 沥青质分子直径大约为4~5 nm[3],形成的胶团直径大约20nm以上,最大到达100nm以上。根据扩散理论反应物与孔道直径比在2~6倍最有利于扩散和反应,所以10~100nm 是脱除含有金属杂质的沥青质分子和沥青质胶团的最有效孔道。催化剂运转从开始到失效,从表面到中心保持足够的10~100nm的贯穿孔道是渣油大分子及沥青质胶团的扩散及金属沉积反应的必要条件。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一般采用添加扩孔剂(如碳黑),具有双峰结构的大孔氧化铝载体[4]。由于强度和活性的要求,物理添加剂碳黑的添加量不能太高,所以碳黑在氧化铝中易形成墨水瓶孔口的孔结构。氧化铝粒子的自然堆积可以形成具有连续扩散的10~20nm的孔道。由于连续扩散的10~20nm孔道的高度集中,当金属和残炭沉淀在孔道内和孔口后,孔口被堵塞变成小于10nm以下时,渣油中大分子将无法渗透到孔道内部。 最近,我们发明了二次纳米结构材料的自组装方法[5],利用该方法制备孔道高度中在30~95nm的适用于渣油沥青质胶团等高分子可贯穿扩散的氧化铝载体。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 九水硝酸铝, 分析纯; 尿素, 分析纯; 聚异丁烯马来酸三乙醇胺酯, 自制; 150HVI(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品; 去离子水, 自制。 2.2 所用仪器 日本生产JSM-6301F型扫描电镜, 加速电压20 kV, (和)用于观察纳米自组装体的外貌及粒子的大小; AUTOPORE II 9220压汞仪, 美国麦克公司生产ASAP2405型吸附仪, 用汞和N2物理吸附法来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