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地质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藏地质PPT

绪 论 油藏地质学定义 油藏地质学是关于油藏形成、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在开发中的地质变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其研究时段起自油藏发现或基本探明以后,直至油田开发完全结束,其间勘探开发人员所做的油藏地质及与油藏地质紧密相关的部分油藏工程工作,均属油藏地质学研究范畴。 油藏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1.石油及油藏的形成:一般规律,概述,内容来源于《石油地质学》 2.油藏特征的认识描述:核心内容,重点。内容来源于《油矿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及其它 3.油藏在开发中的地质变化与剩余油分布:一般涉及,内容来源于《开发地质学》及其它 绪 论 油藏地质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石油勘探开发的基本过程 预探阶段 找油 提供油藏 1-几年(1-3)生储评价,成藏条件研究,指出有利勘探方向与目的层 详探阶段 探明油藏 提交开发储量 1-几年(1-2)钻探取资料,油藏描述,试采及开发试验,编制开发方案 开发建设阶段 实施开发方案 提供产能 1-3年钻开发井,油建, 编制射孔方案, 开发生产阶段 获取采收率 提供商品原油 20-50年以上动态分析,开发管理,静态研究,开发研究,调整,提高采收率研究 (二)、油藏地质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石油工程人员来说,不懂油藏地质,只能算外科医生;熟悉油藏地质,可以说是通内、外两科。 油藏地质在开发中的作用: 1).分析研究油藏地质与注采动态规律,制定油田开发生产方案与增产措施, 2).分析评价油田开采效果与措施效果,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管理,等等 第一章 石油生成 §1、石油的组成及性质 一、石油的组成 (一)元素组成 碳、氢、硫、氮、氧、微量元素 C:84—97% H:11—14% (二) 石油的烃类组成 1 . 烷烃(又名脂肪烃,CnH2n+2,属饱和烃) 2。环烷烃 3。芳香烃 (三)化合物组成 1、含硫化合物 2、含氮化合物 3、含氧化合物 二、石油的定义 天然产出的、液态的以烃类为主的混合物,元素组成以C、H元素为主。 石油的物理性质 三、 石油的物理性质 (一)颜色:浅黄色~黑,但深色石油居多 (二)密度:d20℃:0.75~1.00,也有>1.0者(伊朗、加州、墨西哥, 我国孤岛馆陶组石油:0.93~1.026。前苏联苏拉汉石油0.71) 美国、加拿大 API度=141.5/15.5?C时的比重 -131.5 (高者轻,低者重) (三)粘度:0.5mPa.s以下~数十万mPa.s 受温度影响极大,压力加大亦有增加。 (四)荧光性(紫外线照射下发光) 多环芳烃及非烃引起发光,饱和烃则不发光。荧光分析(十分灵敏) 轻质油:浅兰色; 胶质多者:绿~黄; 沥青质多者:褐色。 (五)溶解性 烃类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四氯化碳,苯,石油醚等溶剂。 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0.7-3.5 m3/m3 受压力影响大,其余均小 天然气 (一)天然气的定义 天然产出的、气态的以烃类为主的混合物,元素组成以C、H元素为主。 (二)?? 天然气的组成 1、 烃类 2、非烃 (三)??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1.?? 密度 2.?? 粘度 3.?? 溶解性 4.? 热值 (四)天然气的赋存状态 1.气藏气(干气) C1一般大于95%,重烃气含量极少(1—4%) 天然气赋存状态 N2为主的气藏<10%(美、威利斯顿盆地,恰尔松与凯宾—克里克气田气: N2:80—90%) CO2或H2S为主的气藏<1%(欧州东部潘农盆地气田,米哈依气田下潘农 组天然气CO2达95%) 2.? 气顶气(湿气,富气) 重烃含量可达百分之几—几十(仅次于甲烷) 3.溶解气 重烃含量变化大:20—80% 原始溶解气油比变化大:几—上千m3 / m3 此外,水中溶解气亦应注意:0.0几~5m3 / m3 压力? 溶解度? 矿化度? 溶解度↓ 4.凝析气 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形成凝析气。 一般埋深较大(3千—4千米以下),采出过程中析出凝析油。 5.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水合物,高压、一定温度下:甲烷分子封闭在水分子所形成的固体晶格中。 6.水溶气 §2 石油的生成 一 .油气成因 (一)无机生油说 1 .碳化合物说 ,门捷列夫(1876) FeC + H2O?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