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例肩周炎的针灸治疗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0例肩周炎的针灸治疗分析
刘博
(海伦市雷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海伦 152300)
【摘要】目的:探讨肩周炎患者中医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30例肩周炎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操作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优25例,良3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肩周炎本方以患部取穴为主,辅以远部取穴,远近配合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对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64-02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学“漏肩风”、“肩凝症”、“五十肩”等范畴。多因营卫虚弱,筋骨衰颓,复因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本病若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者属太阴经证;以肩外侧肩髑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压痛、外展疼痛加剧者属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臑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者属太阳经证。肩关节周围为阳明经筋之所过,故取肩髑、臂臑、曲池等手阳明大肠经穴,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湿。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主上肢疼痛,舒筋活血通络[1]。肩贞、后溪、小海属手太阳小肠经,取之以疏风、活血、散结。尺泽、太渊、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穴。肺与大肠相表里,取之以助清热化湿,通经活络。本方以患部取穴为主,辅以远部取穴,远近配合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选取临床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30例临床针灸对症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30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时间达8年。
1.2 方法
阳溪、曲池、臂臑、阿是穴。配穴痹痛加外关、合谷;肩凝加条口透承山;胸痹加心俞、厥阴俞;损伤加膈俞。肩髑直刺1.5寸,使针感向肩部扩散,或采用恢刺法,针刺得气后,可加温针灸;肩贞向外斜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扩散;臂臑向上斜刺1.5寸,务求针感,并放散至肩;曲池直刺1.5寸,务求针感,并放散至肩;外关、合谷直刺1寸,用平补平泻手法;尺泽直刺0.8~1.2寸,用捻转泻法;太渊、列缺进针0.3~0.5寸,施平补平泻法;后溪、小海直刺0.5~1寸,施平补平泻法。以上穴位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结果
2.1 疗效标准
优: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良:夜间疼痛明显减轻,前屈上脊大于145deg;后伸内旋,拇指摸背高于胸口,外展大于70deg;,内收达45deg;。好转: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围有所进步。无效:疼痛及关节活动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30例肩周炎患者经针灸对症治疗,优25例,良3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
肩不举与肩痛往往同时出现,因肩痛而导致肩关节活动障碍,甚至上肢不能抬举,如治愈其肩痛则肩不举一症也随之而愈。若由于肩不能抬举而引起肩痛者,则肩关节活动障碍愈严重,疼痛的程度也愈重,必须等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肩痛才能随之消除。临床上二者很难区分,故肩痛与肩不举同时存在,称为“肩痛不可举”、“肩痛不可自带衣”、“肩痛如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等。
痹痛较为严重的肩痹疼痛,日久不愈可导致肩不举。肩痛症状先发生,肩痛日久不除则并发肩不能抬举。肩部常觉寒凉,畏寒,喜暖,得热虽疼痛可暂时减轻,但逾时则疼痛寒凉感依旧。由于病程较长,往往肌肉萎缩,经筋僵硬。舌质淡,苔白,脉弦或弦细。肩凝多发生于老年人,尤以更年期以后妇女多见[2]。多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生。患者往往不能叙述出明显原因,忽觉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症状发胀较为缓慢,数日或数月内肩关节功能即发生严重障碍,上肢不能抬举,疼痛多连及上臂及肘手部位。疼痛入夜尤甚,多因疼痛剧烈影响睡眠,甚至不能入睡。越痛肩臂越不敢抬举,越不活动,疼痛也就越剧烈,形成恶性循环,且疼痛随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的程度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加重。日久不愈,则肩臂筋肉萎缩、僵硬,致肩关节完全不能活动,疏通、穿衣、脱衣均感困难。肩部发凉,手心常自汗出,脉细,舌苔无明显改变。若兼有气血不足,则舌质淡白,或兼有瘀血,则舌紫黯或有瘀斑。胸痹此症为肩不举之较重者。患者素有胸痹证,短气、心悸、胸闷、心前区痛、甚至胸痛彻背,且多有瘀血症状,胸痛性质为刺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多发生于老年人,肩痛,同时患侧手指肿胀疼痛,肩不能举,同侧手指因疼痛、肿胀也不能屈伸。疼痛剧烈,入夜加重,甚至彻夜难眠[3]。患侧上肢多汗,以手部汗出较多。病久不愈,则可见上肢肌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