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道德讲堂教案《心存感恩孝敬父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讲堂教案《心存感恩孝敬父母》

***************中学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心存感恩,孝敬父母 (5月) 道 德 课 堂 活 动 建 设 心存感激,孝顺父母 ——***********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2、让学生体会感恩是最幸福的、最甜美的。 二、准备工作: 1.制作幻灯片。 2.搜集:相关短片、歌曲以及相关国学内容。 3.结合学校实际,制作道德活动的视频。 4.道德模范的邀请工作。 三、具体流程: 一、开场白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来,她一直是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支柱。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心存感恩,孝敬父母”。本次课程,我们将包括六个环节:我反省、唱歌曲、讲故事、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道德之旅吧!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羊羔跪乳 很久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白天吃草,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流下眼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羊妈妈的一片深情。从此以后,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羊羔跪乳”。 二、我反省。 请同学们反省自己: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年龄吗?2.每年的母亲节 、父亲节分别是哪一天呢?3.父母最爱吃什么?平时有什么爱好? 三、唱歌曲。 让我们重温经典。大家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四、讲故事。 (一)古代“至孝”故事 “为亲负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贫寒,常以野菜为食。仲由为孝敬父母,常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父母。后来仲由在鲁国、卫国做官,成了千古闻名的孝子。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楚国人。生性至孝,家境贫苦,生活艰难。为了孝敬双亲,六十岁的他,不说自己老,常穿五色彩衣,学做孩子游戏。有时担水进屋,诈跌在地,学孩子哭,千方百计逗二老欢心。他的孝行感动了楚王,亲自请他出山辅政,老莱子面对高官厚爵,毫不动心,婉言谢绝了楚王的聘请,陪双亲终老山野。 “芦衣顺母” 闵(min)损: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自幼丧母,后母对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衣服,对他却用芦花。一次,他为父亲驾车,体寒手抖,车险些失控,父亲怒而鞭打他,芦花飞出,他父亲才发觉后母虐待他。父亲决定休掉后母,闵损却哭泣着劝阻说:“娘在只孩儿一人受冻,娘走了三个孩子衣单。”后娘知道后深受感动,从此待他如亲生儿子一样。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个儿子。生母薄太后患病三年,汉文帝处理完政务后,经常陪伴在太后的病床边,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服用的汤药,他恐怕失调,非亲口尝过后再让母亲服用。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二)近代名人“至孝”故事 郭沫若为母寻药 郭沫若的母亲性格开朗、自信乐观。母亲很喜欢郭沫若。在郭沫若3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诵了很多唐诗。郭沫若也特别敬重自己的母亲。   由于劳累过度,母亲的身体非常衰弱。她每年初秋,总要晕倒一两回。当时,四川农村称这种病为“晕病”。   郭沫若5岁那年,母亲的晕病又犯了。她躺在床上,不仅饭不能吃,有时连水都不能喝。郭沫若看地眼里,急在心上。怎样才能医好母亲的病呢?一天他听大人们说,芭蕉花是治这种晕病的良药。可是芭蕉在四川很不容易开花,不好买到。他心里暗想:要是我能找到一朵芭蕉花,治好母亲的病,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郭沫若同二哥到外面玩耍,来到天后宫。这里供的一位叫“天后圣母”的女神。无意中,郭沫若看见天后宫园内有一簇芭蕉,其中一颗正开着一朵大黄花,好看极了。   郭沫若惊喜万分,悄悄地对二哥说:“二哥,你看,那园里有朵芭蕉花,咱们把它摘下来给妈妈治病好吗?”二哥急忙拦住说:“不行!那是天后圣母的花,凡人是不能摘的!”“动了又怎么样!”郭沫若倔强地反问。他没听二哥的劝阻,拼命地爬上了一米来高的围墙,把芭蕉花摘下来藏在衣服里,气喘吁吁地跑回了家。   郭沫若手捧着芭蕉花,连蹦带跳地跑到母亲床前。没想到,不但没得到夸奖,反而挨了父亲一顿打。   郭沫若不服,理直气壮地说:“摘芭蕉花给母亲治病有什么错?管它是谁的花,只要能治好母亲的病就行呗!”郭沫若感到委屈,伤心地哭了。   后来,郭沫若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流亡日本。他时常思念年迈的母亲。1932年母亲病逝时,他竟无法回国送葬。他在流亡日本期间写了许多怀念母亲的文章。郭沫若在文章中深情地回忆说:“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 诗赠沫若 幼时寻药治母病, 中年著文忆母恩。 文坛巨匠虽已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