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贾翠娥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547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来自2011年3月~2014年2月经我院皮肤性病科诊治的500例患者,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PPA的灵敏度为94.9%,特异性为98.1%;TP-ELISA的灵敏度为98.7%,特异性为96.4%;RPR的灵敏度为71.5%,特异性为74.9%。结论 将三种方法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梅毒检测效果。在进行筛查时可选用TP-ELISA,确证试验选用TPPA,判断病情及观察疗效选用RPR,这样既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又能观察疗效,有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TP-ELISA TPPA RPR 梅毒 诊断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246-02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能侵犯全身任何器官,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容易漏诊和误诊。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近年来发病率有抬头趋势。梅毒螺旋体一旦侵人人体,被感染者血清中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1]。选择合适的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既能避免漏检又适合大批量标本的筛查,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梅毒血清学试验是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是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本文以这3种试验方法同时对500例血清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自2011年3月~2014年2月经我院皮肤性病科诊治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270例,女性230例,年龄0~71岁,平均年龄35.5岁。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备用。
1.2 试剂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试剂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所有试剂均按规定条件保存且均在有效期内。
1.3 仪器 仪器采用安图-BHOMO型酶标仪、安图IWO-960洗板机、SK96-9振荡器TDL8-2B型离心机。
1.4 试验方法 取患者血清,分别以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所有检测程序和结果判定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阳性率比较 500例患者中235例经临床确诊,265例未经临床确诊。
TPPA检测出梅毒阳性228例,其中假阳性5例,假阴性12例;TP-ELISA检测出梅毒阳性242例,其中假阳性10例,假阴性3例;RPR检测出梅毒阳性257例,其中假阳性89例,假阴性67例。
2.2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TPPA的灵敏度为94.9%,特异性为98.1%;TP-ELISA的灵敏度为98.7%,特异性为96.4%;RPR的灵敏度为71.5%,特异性为74.9%。具体见表1。
表1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方法 灵敏度 特异性
TPPA 94.9% 98.1%
TP-ELISA 98.7% 96.4%
RPR 71.5% 74.9%
3 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病程漫长,危害性大,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黏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其他途径传染。梅毒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性病,近年来在中国发病率又有所回升。梅毒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但仍具有传染性。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感染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逐渐变小。
梅毒分为三期,不同分期产生的抗体也不同。一期梅毒标志性临床特征是硬下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KDW127-12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使用说明书资料.pdf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第2框《滋养心灵》教学课件(2024秋).pptx VIP
- 5.5导学ppt:指导老年人的营养膳食 (1)课件讲解.pptx VIP
-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PPT大纲.pptx VIP
- 韦德韦诺VDF650系列通用型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2025年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和使用管理制度(4篇).pdf VIP
- 高中物理教师职业发展计划.docx VIP
- 2024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docx VIP
- 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技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