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首诗说开去,浅议陈与义南渡诗风变化.docVIP

由三首诗说开去,浅议陈与义南渡诗风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三首诗说开去,浅议陈与义南渡诗风变化

由三首诗说开去,浅议陈与义南渡诗风变化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相逢京洛浑依旧,惟恨缁尘染素衣。 诗歌紧扣墨梅特征,写出其超于形迹之上的神韵。最后一句活用典故,自然而不着痕迹,说墨梅就是自己早年在江南见过的梅花,风神依旧,不同的是被京城的尘土染成了黑色。既为墨梅之墨色作解释,又暗示其不变的品格。组诗中还有“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等句,都遗貌取神,摹写出墨梅的风姿韵度。陈与义讲究字句的锤炼,但他在当时江西诗风流行的诗坛并不走瘦硬艰涩一路,而是颇有陶、谢、韦、柳的清淡自然。陈与义才情颇高,对于前贤作品,博观约取,善于变化。他爱黄庭坚,陈师道,同时也爱苏轼,尊杜甫,同时又尊陶渊明,韦应物,所以他的风格较为圆活,并不专以奇峭拗硬见长初期他学诗于崔德符,崔告诉他作诗的要诀说:“凡作诗,工拙所未论,大要忌俗而已。天下书不可不读,然慎不可有意于用事。”这几句教训是他作诗时常常记在心中的。而从他前期的这首诗中,我读到了诗人对艺术成就发自内心的鉴赏与品味,似乎能够透过文本感受到那种文人雅士之间的互相欣赏与悠闲自得的情趣生活意味。 靖康之难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造次不忘忧爱,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故当在诸家之上。正是陈与义南渡之后诗风一变的例证。除了时代因素之外,他的诗风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于变化 ???陈善《扪虱新语》上集卷四载: ??? 客有诵陈去非《墨梅》诗于予者。且曰:“信古人未曾道此。”予摘其一曰:“‘灿灿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相逢京洛浑依旧,只是淄尘染素衣。’世以简斋诗为新体,岂类此乎?”客曰:“然。”予曰:此东坡句法也。坡《梅花》绝句云:“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简斋亦善夺胎耳。??? 确实如此,试想,诗人将千簇万簇朵盛开的雪白的梅花,比作是成千上万的玉妃春日归来,这是何等瑰丽的想象。但经陈善点化,你才知道,其实也都是“无一字无来处”的,都是有所本的,来自苏轼的《梅花绝句》,苏轼此前已先将梅花比作美女玉奴。陈与义的化用,比之前人,更为隐蔽,更为精妙了。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六《简斋集》提要说: ??? 其诗虽源出豫章,而天份绝高,工于变化,风格猷上,思力沉挚,能卓然自辟蹊径。 ??? 这段资料十分准确地概括了简斋缘出豫章而又工于变化、开辟蹊径的诗史地位,应该说,陈与义是江西诗派转型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 二、以简洁扫繁缛 ??? 首先是简洁。譬??《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之五: ??? 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 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 ??? 写得何等轻快,不似林处士的用力,却也写出了高洁的情怀。 ??? 而《牡丹》诗: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 则于简洁中见出了深沉。 ??? 三、以雄浑代尖巧 ??? 陈与义诗风的另一个特点是雄浑沉郁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四中说:“简斋诗气势浑雄,规模广大。”学到这里,显然是学到了家,学到了正根。但陈与义其实也不一定是有意学杜,而是家国之痛的情怀正好与江西之祖的沉郁诗风发生了共鸣,想要不学也无可遏止。或者索性应该说,是家国身世,促使陈与义产生了对于江西诗风变革的动因。 ??? 没有北宋的灭亡,陈与义就会是江西诗派的末流,江西诗派也就只有一祖两宗了,会偶然在诗史的史料中看到陈与义的名字,但却不会对他另眼待。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