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伦理讨论.docx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伦理讨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伦理讨论

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伦理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临终关怀作为一门近代医学领域新兴的学科,日益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临终关怀最初兴起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1976年护士桑德斯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在中国,美籍华人黄中天博士与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教授以崔以泰副院长合作,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随后,上海、北京、安徽、西安、宁夏、成都、浙江、广州等城市也相继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病区或护理院[1]。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体现了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注重人的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帮助那些濒临死亡的人们减轻死亡的痛苦与恐惧。但由于人们对死亡的不同认知与共同存在的抵触心理,临终关怀发展中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伦理问题与阻碍。1 临终关怀的相关概念1.1 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或palliative care)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2]。1.2 临终关怀的内容临终关怀主要分为三种方式:身关怀,心关怀和道业关怀或心灵关怀。身关怀是指通过医护人员及家属对病人身体的呵护,与饮食营养的调节,使病人处于放松状态。心关怀是指对病人的心理进行疏导,减轻其内心的不安、恐惧及紧张情绪,使其对未来充满希望与信心,用平静的心情对待死亡。道业关怀主要通过引导患者回顾人生中的快乐美好时光与有意义有价值的经历,渗透进宗教的学说,建立永生、轮回等生命价值观。1.3 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关怀的对象主要是指患有恶性疾病,生命垂危濒临死亡的病人,如癌症晚期患者、心脏疾病、艾滋病等不治之症。同时对象还包括病人的家属,在陪伴着亲人走到生命尽头的过程中,对家属给予坚强的支持与安慰。积极层面上临终关怀也包括进行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对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给予正确的引导。2 临终关怀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对临终病人来讲,恢复的希望极其渺茫,这时病人往往会因内心的极度恐慌使心理状态极不稳定,表现出消沉态度,对周围一切失去兴趣,行为暴躁,失去理智。对于普通的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同样造成心理压力与消极情绪。同时,对于患有恶性疾病的临终病人,为维持生命采用的某些长期的治疗过程是极其痛苦的,在心理上同样制造了不良影响。对于这些临终病人,对其进行及时的疏导是很有必要的。据资料显示,广东省某学校附属医院仅一年跳楼死亡患者4例,坐落在荔湾区的广州市某大型三甲医院,50%以上癌症晚期患者产生过轻生念头,平均每年2例跳楼死亡,部分人欲采取自杀措施被发现挽救[3]。3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主要伦理问题3.1 传统观念中对死亡持抵制态度与西方受基督教影响的社会相比较,中国社会受传统儒家影响颇深,对死亡有种抵触心理。中国儒家文化中,对死亡谈论的是比较少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仁、义、礼、智、信”的儒家学说重生,重现实,重入世,主张人要有最佳的行为方式,注重道德修养,对死亡推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不会在死亡本身加以停留和迷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更能体味到中国人对死亡的悲剧意识。在这种深刻的文化积淀下,中国人是避免谈论死亡的,也就很难接受死亡。因此,与其放手让病人在安详中死去,人们更希望通过一切手段挽留住生命,癌症晚期病人的化疗,肾病的透析,都是痛苦的治疗方式。有些病人终身躺在床上,身上接通各种仪器,插满导管,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这种方式已经将人的生命价值降到了最低,但病人家属同样会选择这种方式,因为人们对死亡表现出恐惧与抵制,而非面对现实地接受。因此临终关怀的发展在中国受到较大阻碍。相比之下,西方对待死亡更加豁达。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对天堂持有美好的愿望,对永生抱有信心。因此面对死亡,病人内心较为平静,而家属也有缓和的心态,并不主张强留住生命而使患者饱受煎熬。所以临终关怀受到许多家庭的青睐。3.2 受“孝道”的影响所谓“百善孝为先”,“养儿防老”,中国人将孝道视为衡量人的道德品行的一大指标。因此,中国儿女面对身患重病的老人,更多采取的是用一切手段挽留住老人的性命。很多癌症晚期患者的儿女将老人送到医院治疗是迫于伦理环境的压力。虽然明知老人身患不治之症,儿女仍会倾其所有来治病,直到老人生命的最后一刻,若不这样,儿女的良心上无法承受,社会的舆论也不允许这么做。若直接把病人送进临终医院,无疑是先给病人宣布了死刑,自己放弃了治疗,这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