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教育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教育学

教育学 (共计100题) 一、单项选择题(40题)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教师的(A)。 A.职业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思想政治素质 D.心理素质 2、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B)。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质量 D.教育目标 3、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C)的一门科学。 A.教育意义 B.教育价值 C.教育规律 D.教育本质 4、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C)。 A.审美能力的培养 B.审美能力的培养 C.创新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5、思想品德教师在讲授“坚强”一课时,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坚强的古诗句和经典人物事例,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坚强意志的表现和含义。但出乎预料的是,这样的作业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复习了语文课上重点的古诗词句,同时搜集的内容对于日后相关的语文作文也大有裨益,这显示了教育的(A)。 A.正向的隐性功能 B.正向的显性功能 C.负向的隐性功能 D.负向的显性功能 6、有研究表明,2-5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这时期,儿童可以迅速地掌握大量语言材料,也是儿童学习外语的关键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C)。 A.发展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全面性 7、要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应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组织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体现了人的发展具有(B)。 A.顺序性 B.阶段性 C.非等速性 D.个别差异性 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D)。 A.变动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稳定性 9、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B)。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现场示范 10、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影响 11、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C)。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B.生产领域的运用 C.学校教育 D.市场推广 12、“教育即生活”,提出这一命题的是(C)。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杜威 D.夸美纽斯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B)的关系。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D)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15、文化对教育的功能,最直接的影响是(B)。 A.教育制度 B.教育方法 C.教育规模 D.学校课程内容 16、在原始社会,所有儿童都要接受同等的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B)。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内容的选择 D.教育手段的选择 17、2010年9月,一篇名为“郑州教育落后人口扩张,家长因报不上名下跪”的报导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表明了(C)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政治 B.经济 C.人口 D.文化 18、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D)。 A.教育是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1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体现的思想是把(D)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0、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此种教育目的论属于(B)。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人类中心论 D.政治本位论 21、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C)。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集体主义 22、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的这种教育方法应用在德育上,体现的是(C)。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疏导原则 2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