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尿常规检查.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尿常规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尿液标本的采集 晨尿 清晨首次尿 随机尿 24小时尿 晨起排空膀胱开始计时,以后尿液留至次晨同一时间,最后一次排空膀胱留下尿液。 清洁中段尿 新洁尔灭消毒后,留取中段尿于消毒试管 一般性状检查 尿量 参考值:正常人1000-2000ml/24h 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或<17ml/h 无尿<100ml/24h 临床意义: 多尿 ①暂时性: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②病理性: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ARF多尿期、精神性多尿(常伴尿频) 少尿或无尿 可见于:①肾前性:休克、创伤、严重脱水、心力衰竭②肾性:急性重型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慢性肾衰竭终末期③肾后性:尿路梗阻,膀胱尿潴留等 外观 正常尿液无色澄清至淡黄或琥珀色 淡红色或洗肉水色—肉眼血尿(每升尿含1ml血液),见于肾结核、肿瘤、泌尿系结石、感染、急性肾炎、出血性疾病。镜下血尿(高倍镜视野红细胞数≥3个) 浓茶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溶血性疾病 黄色或黄绿色—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一些药物食物所致黄染为黄色或橙黄色尿 乳白色浑浊—①脓尿(放置有白色云絮状沉淀)或菌尿(呈云雾状),见于尿路感染②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淋巴管阻塞③脂肪尿,多见于肾病综合征、骨折、挤压伤、肾小管变性 气味 新鲜尿有氨味,见于慢性膀胱炎 尿液呈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尿液呈蒜臭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 大量食用大蒜、葱时可有大蒜、葱臭味 酸碱度 参考值: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尿PH约6.5,波动于4.5-8.0 临床意义 尿PH增高(碱性尿): 见于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口服碳酸氢钠、多食蔬菜等 尿PH降低: 见于酸中毒、发热、痛风、低钾性碱中毒、食入大量肉类等 尿比重:主要用来评估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 参考值:正常人尿比重一般在1.015-1.025之间波动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热、脱水、糖尿病,也见于正常人 降低: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衰、尿崩症,也见于正常人大量饮水后 化学检查 尿蛋白质检查 参考值: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尿蛋白定量正常人20-80mg/24h 临床意义 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尿白蛋白大于30mg/24h,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又称功能性蛋白尿,可由剧烈运动、体位、发热、受寒等因素造成,为一过性,一般不超过(+) 病理性蛋白尿:最常见于肾小球性疾病,其次为肾小管间质疾病或一些全身性疾病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型蛋白尿: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 混合性蛋白尿:病变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 溢出性蛋白尿: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肌肉损伤 尿糖检查 参考值:正常人尿内含糖量很少,定性试验阴性。 基本知识 当尿糖水平达50mg/dl时,此时定性检测尿糖为阳性,称为糖尿,一般指葡萄糖尿。 当血糖超过8.88mmol/L时,尿糖增加,此时的血糖水平临床上常称为肾糖阈值,可看做是部分肾单位重吸收功能达到饱和时的血糖浓度。 临床意义 ① 血糖增高性尿糖(血糖超过肾糖阈): 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Cushing综合症、嗜铬细胞瘤 ② 肾性糖尿(肾糖阈降低所致): 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家族性糖尿 ③ 假性糖尿: 尿中还原物如VitC、尿酸、或随尿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阿斯匹林等,可呈现假阳性 ④ 一过性糖尿: 如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静滴大量高糖、应激性糖尿 尿酮体 参考值:正常人定性试验尿酮(-) 基本知识 由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组成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妊娠呕吐、子痫、严重饥饿 显微镜检查 参考值:正常人尿沉渣镜检红细胞 0-偶见/HP,白细胞<5个/HP,无肾小管上皮细胞、无管型或仅见少量透明管型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3个/HP称为镜下血尿,>10个/HP(+)称为肉眼血尿 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及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结核、多囊肾、出血性疾病 白细胞增多:> 5个/HP 称镜下脓尿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 移行上皮细胞,见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近膀胱段炎症或移行上皮癌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见于尿道炎 管型(蛋白质、或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肾实质病变的表现 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①蛋白尿的存在(原尿中的白蛋白和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 ②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酸化的能力,同时尿流缓慢及局部液积滞,肾单位中形成的管型在重新排尿时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