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毕业论文--脑卒中患者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加低频电刺激疗法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患者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加低频电刺激疗法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脑卒中;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疗法
踝背屈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步行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非常难恢复及易被忽略的环节,主要以背屈和趾屈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1〕。为了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本研究采用了手法康复训练加低频电刺激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至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证实,均存在踝关节背屈和趾屈障碍,所有患者无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8.9±7.2)岁,脑梗死30例,脑出血10例。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64~80岁,平均年龄(67.5±6.5)岁,脑梗死32例,脑出血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发病次数、病灶部位及康复介入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电刺激治疗。
1.2.2 踝背屈手法康复训练方法 ①患者仰卧位:下肢屈曲,足支撑在床上,嘱患者将患侧足趾稍抬再放松。先在健侧足示范该活动,有助于患者正确地完成。防止患者用力足背屈引起足内翻。然后治疗师用虎口下压踝关节,同时用另一只手将患者的足和足趾提至充分背屈并外翻。还可用大米粒搓足的外侧缘、大块冰刺激足趾尖或在外侧两足趾间塞进冰块,这些方法常能诱导出理想的背屈模式。②患者坐位:如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仰卧位踝关节背屈动作时,嘱患者坐位,双下肢着地,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肢膝关节及踝关节,另一手协助患肢做踝关节背屈动作,治疗师逐渐减少帮助,使患者逐渐过渡到自主完成踝关节背屈动作。③患者立位:当患者可以完成坐位踝关节背屈的随意运动时,嘱患者背靠墙壁呈立位姿势下完成规定动作,如有困难治疗师可以施加局部刺激,如治疗师手指的叩击等,随着随意控制水平的提高将刺激逐渐减少,达到无辅助的立位踝关节运动。
1.2.3 低频电刺激治疗方法 采用KT90A型神经损伤治疗仪,患者卧位,选择两块适合的电极片,分别置于胫前肌左右两侧,波形为双向不对称无极性矩形波,频率0.5~5 Hz连续可调,治疗时间为30 min,10 d为1个疗程,间隔2~3 d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1.3 评价方法 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量表、平衡功能评定法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Rancho Los Amigos(RLA)医学中心提出的RLA目测步态分析法〔3〕对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态进行评定,由同一治疗师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30 d训练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lt;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RLA目测步态分析:治疗组治疗前足尖不能离地10例,足尖先着地18例,全足着地12例;治疗后足跟先着地27例,全足着地8例,足尖先着地5例。对照组治疗前足尖不能离地9例,足尖先着地16例,全足着地15例;治疗后足跟先着地20例,全足着地10例,足尖先着地1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lt;0.01)。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平衡功能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1)Plt;0.01;与对照组比较:2)Plt;0.05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步行功能。踝关节是人体步行姿势及稳定性的一个微调枢纽,踝关节背屈能否出现对下肢运动功能、步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背屈在步行中的支撑相初期显得尤为重要,充分的背屈角度是足跟着地的必要前提,如果背屈角度不够,就会直接进入全足着地期,这样步行就失去了合理的支撑相和摆动相的比例,步行的对称性和连贯性就会受到影响〔1〕。此外,踝的跖屈运动在支撑相的最后分解时期足尖离地期起很重要的作用,该时期踝充分跖屈配合小腿三头肌的收缩力,才能产生充分的向前推进力,是步行活动能周而复始进行的重要前提。如果跖屈运动幅度不够,就会造成下肢向前产生推进力不够,继而出现屈髋和伸膝运动代偿性增大,从而出现异常步态〔1〕。
有研究表明,电刺激疗法对偏瘫患者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5〕,低频电刺激作为一种物理治疗,其机制可能是电流刺激偏瘫肢体肌肉引起反复的被动运动训练,可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环及营养代谢,促进神经兴奋性及传导功能恢复,加快运动功能的恢复〔6~8〕。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学毕业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临床护理观察.doc
- 医学毕业论文--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doc
- 医学毕业论文--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1例护理体会.doc
- 医学毕业论文--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doc
- 医学毕业论文--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干预.doc
- 医学毕业论文--关节功能训练机(CPM)在骨科临床康复中的应用.doc
- 医学毕业论文--刍议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的循证护理.doc
- 医学毕业论文--压疮的预防护理体会.doc
- 医学毕业论文--口服磺酰脲类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doc
- 医学毕业论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气囊滞留物及气道分泌物的细菌分布特点.doc
- 医学毕业论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32例分析.doc
- 医学毕业论文--血管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doc
- 医学毕业论文--输尿管镜下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50例.doc
- 医学毕业论文--运用护理职业风险评估工具谈急诊护士职业防护.doc
- 医学毕业论文--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doc
- 医学毕业论文--高龄高危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doc
- 医学毕业论文--鼻窦炎患者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的方法及护理.doc
- 医院品管圈知识讲座.ppt.ppt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应急处置预案.ppt.ppt
- 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6版《精选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