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 赵云龙(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678000) 【摘要】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是针灸临床常用腧穴,作者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梳理和分析,系统归纳了足三里穴的概念、出处、取穴、刺灸方法、主治、常用配伍、现代研究及预防保健。 【关键词】足三里 经穴 总结 【中图分类号】R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16-02 Induction system on Zusanli point 【Abstract】Zusanli for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combined points, four points, twelve points and Ma Danyang star back to Yang nine point one, is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acupuncture poi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carding and analysis, the system summarizes the concept, Zusanli point source, acupoints,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indications, compatibility, commonly used modern research and preventive health care. 【Key words】Zusanli acupoint summary 足三里又称三里、下陵、胃管、鬼邪及下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具有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之功效[1],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穴位,同时本穴还具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1.穴名出处及释义 1.1 穴名出处 穴名首见于《灵枢bull;本输》“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圣济总录》“足三里二穴,土也,在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当举足取之,足阴明脉之所入也,为合。”,《针灸甲乙经》“三里,土也。在膝下三寸胻外廉,足阳明脉气所入也,为合。”,《千金翼方》“邪病大唤骂走,三里主之。一名鬼邪。”,《素问bull;针解篇》“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 1.2 穴名释义[2] 从穴名出处可知,足三里又称三里、下陵、胃管、鬼邪及下三里,世人还冠其为“保健穴”、“长寿穴”之称。之所以称它足三里,一是从位置看:因为此穴位于膝下3寸;二是从主治看:因为此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里”字含宽广之意,古代“井田制”九百亩为一方里,故以足三里寓其治病范围广泛。 足三里:足,指???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 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 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胃经合: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2.取位及刺灸法 2.1 取穴方法 足三里的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