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渔林谚语中的旅游文化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农渔林谚语中的旅游文化研究
黄香玉
海南省文昌市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571321
内容摘要:海南话俗语是海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信息,挖掘其内涵,可以为我们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岛服务,进一步发展海南的旅游业。本项目分为三部分,通过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及文献法,将从海南气象俗语、农渔林谚语和美食俗语中研究其旅游文化价值,本文为第二部分:从农渔林谚语中找出旅游启示,发掘适合海南旅游发展内容及模式,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海南旅游文化快速、创新发展。
关键词:海南 农谚 渔谚 林谚 旅游文化
本文系2014年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话俗语中的旅游文化研究” (项目编号:HNKY2014—1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此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海南话俗语中的旅游文化研究——气象俗语中的旅游文化研??》中已说明,俗语指的是广义上的俗语;旅游文化指的是现代旅游文化。
海南作为热带海岛,农渔林业的发展带有其热带独有的特点,自然为旅游文化提供丰富的天然屏障。人们传统的滨海观光旅游活动也逐渐向康体疗养、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下面即从农、渔、林谚中发掘其潜在的旅游文化价值,提出适合海岛旅游的内容、旅游文化系统模式,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进入崭新的旅游时代。
一、农谚
(一)水稻、胡椒等农谚:
七十二行,种稻为王。
一金二银三胡椒仁。
过立秋做不收,过处暑做不米。/七月立秋处暑有做无米。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
雷打秋,稻失收,春打雷,结米槌(丰收)。
得不得,看四月初一(或十月初一);意不意,看四月十四(或十月十四)。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赶稻闺,谷雨赶稻黄。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包括农时、季节、农作物等):冬至出日天,春节寒牛死;冬至在月头,寒到目汁流(目汁,海南话:指眼泪);冬至在中央,谷薯无仓装(喻大丰收);不经日曝的甘蔗不甜;春南夏北,无水磨墨(南、北指风向)。
深耕加一寸,如上一次粪。
早造要烂,晚造要早。
三分种,七分管。
田里压了青,稻谷年年加。
天上一阵雨和雪,地上如施一次肥。
(二)农谚启示
1.休闲农庄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南岛虽无多雄伟的高山,但只要离海滨稍远的地方海南人都称其人们为“山上人”。而“山上人”没有大海的青睐,显然更多地只能依赖农耕,但很多的农地被征作他用,且受气候和世风等影响,农户们纷纷弃农走出去打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