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docVIP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 “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挽回了一点面子。” 北京时间10月7日夜,当得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之后,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这样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在陈众议看来,相较于2009年、2004年的文学“诺奖”得主赫塔?米勒、耶利内克,成名将近半个世纪、位列拉丁美洲 “文学爆炸”四主将之一的巴尔加斯?略萨,更称得上“实至名归”。 持有此观点的显然并非陈众议一人。早在去年10月8日“诺奖”颁出之时,法国《费加罗报》就曾为委员会没有选择略萨而大感失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次迟来的加冕。揭晓诺贝尔文学奖归属的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则说,巴尔加斯?略萨革新了文学的叙事方法,是异乎寻常的叙事者。“他相信世界可以改善;他相信,借助小说的力量,可以促使世界改善。” 这是自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将桂冠授予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90年为墨西哥诗人奥?帕斯加冕之后,时隔20载的回归,拉美文学又一次被推向世界性关注的巅峰。诺贝尔文学奖也可暂别“唯欧洲论”的诟病—毕竟,在过去的六年里,五位获奖者都是欧洲人。 无法回避的政治 宣布奖项之时,略萨身在美国,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就在10月7日当天,他出现在纽约曼哈顿的塞万提斯学院,举行小型新闻发布会,首次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在公众与媒体面前答问。 《纽约时报》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发布会的情形,记者这样描绘略萨的现身:“他优雅,潇洒,一头银发……即便在74岁的年纪,依然可以轻易吸引女性频频回视的目光。”秘鲁前总统托雷多(Toledo)就坐在发布会的第一排。 略萨用英语、西班牙语以及偶尔的法语回答提问,他将诺贝尔文学奖对自己的选择,看做是“对拉丁美洲文学,对西班牙语重要性的认识与重申”。而早在他年轻时第一次去欧洲,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拉丁美洲看起来是一片只充斥着独裁、革命与灾难的大地,而现在我们将让世界知道,这里同样也能孕育出艺术家、音乐家、画家、思想者与小说家。”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略萨在拉美被广泛尊敬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但另一方面他也被一些人认为政见保守,因为他经常针对包括古巴和委内瑞拉在内的左翼政府发表批评意见。”除了在祖国秘鲁举国欢庆,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也在Twitter上凑热闹:“这个奖是整个拉丁美洲的骄傲!”而墨西哥左翼作家、切?格瓦拉传记作者帕科?伊格纳西奥?泰沃二世(Paco Ignacio Taibo II)则说:“当然,对于这个奖略萨是当之无愧的,但作为一个市民、一个人来说,他是可悲的。” 如此两极的评价,足以使敏感者意识到略萨作品与政治倾向间无法忽略的关联。《纽约时报》甚至称:“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做出了有政治色彩的选择,虽然从前偏向的是‘左’,这次偏向的是‘右’。”随后它引述了略萨对于“诺奖选择政治还是选择文本”的回应,他说:“作为一个拉美作家,要想避开政治是极难的,既然文学是生活的一种表达,政治就是渗入生活无法剔除的部分。”《新闻周刊》的记录则是:“略萨解释说政治有可能成为恶心、肮脏的活动,我们无法不写。” 从学生时代开始,巴尔加斯?略萨就是政治活动的热心参与者。与其他作家尤为不同的是,1990年他还曾以秘鲁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与竞选,一度呼声很高,最后却败给对手藤森。这一次失败对他打击很大,从此远离秘鲁,到西班牙定居。 马尔克斯VS略萨 和很多重要的拉美作家一样,巴尔加斯?略萨一生中的漫长岁月在欧洲度过。他的大部分作品完成于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的阅览室,而首次出版几乎都在西班牙。但他写作、关注的核心始终是拉丁美洲这片大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现实性。其犀利的笔锋不仅剖析秘鲁,还直指整个拉丁美洲政权、军权、神权的腐败与丑恶。他的文学是有政治介入性的,并且,他还以从不停止的结构、形式探索,使阅读者与研究者无法忽视其在艺术上的创新。这种活力与创造力,一直延续到如今的74岁高龄。 巴尔加斯?略萨非常高产。据外媒统计,自1959年他发表第一部作品以来,先后出版64部西班牙文作品,其中28部译成英文、42部译成法文、36部译成德文、16部译成瑞典文。而他也是目前中国国内被译介得最充分的拉美作家之一。 略萨以短篇小说开始创作,以长篇小说享誉国际,而他作品的形式非常多样,还涉及剧本、散文、诗歌、文论等。英国《卫报》10月8日发表作家William Boyd的评论,称略萨是一个“无法归类”的作家,他说,“如今极少有作家像略萨那样,突出地将公众人物与私人艺术家的身份合为一体”,又说,“他既写长篇,又写短篇,既写喜剧小说又写极深刻晦涩的严肃作品,他的写作有时像非常直接的现实主义,有时又有拉美文学魔幻现实的色彩。” 略萨常常被与马尔克斯并称。他们之间渊源颇深,一度亲密无间,又以一次拳脚相加的流血事件为文学史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