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0首飞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50首飞印象

T-50首飞印象  锣鼓敲得震天响,千呼万唤始出来。1月29日,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PAK·FA/T-50,终于完成首飞。T-50的亮相,就像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花旦,尽管唱念作打的基本功还在,无奈青春已逝,独缺一抹当年的妩媚,举手投足间显露出久疏舞台的生涩。于是,有网友调侃地称其为“猛禽斯基”,也有人把它比作“被猛禽的侧卫”。是被斯基的猛禽?还是被猛禽的斯基?这还真是个问题,关乎到血统、关乎到基因。认识俄五代,让我们从T-50的首飞开始吧。      大国已渐远,谁懂秋凉意      这次T-50的首飞确实没有出现不少人所期望的轰动场面。看到T-50起来又落下的身影,让人们想到的是F-22,这在战后苏联,俄罗斯的航空史上的确是不常见的。“机运”即国运。我们透过T-50艰难的起飞,看到了一个昔日超级大国渐行渐远的背影。   挟二战胜利者的荣耀,苏联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岁月里,在世界军用飞机领域独霸一方,他们设计的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直升机充满了勇气、灵气、豪气与霸气,在与美国人的PK中丝毫不落下风。   遥想当年,米格-15朝鲜战场枪挑F-86;米格-21被40多个国家的空军列为主战装备,成为一代经典,美国人偷偷从别国弄来几架组成“红旗中队”,研究个没完:米格-25号称“双三”,让西方世界大感恐惧,直到别连科上尉驾机叛逃到了日本涵馆,美国人才稍安毋躁了一些……   在三代机(这里按照通常的划代法)的竞争中,虽然美国人早走了一步。但苏联的苏-27、米格-29并未被拉下多少。当它们还被闷在葫芦里的时候,美国人就猴急猴急的,又是派间谍、又是派“黑鸟”,最终靠间谍卫星拍下了两张十分模糊的照片,但仍搞不清个所以然,于是给它们起了两个古怪的名字——拉明-K和拉明-L。在198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布加乔夫驾驶苏-27完成了一组高难度的复杂特技,震惊了航空界:水平飞行的飞机突然急剧抬头,但不上升高度,而是继续前飞,迎角增大,90度、100度、110度、120度,飞机“尾部朝前”飞行,这个飞行动作被称作“布加乔夫眼镜蛇”。英国路透社评论到:“苏美两国战斗机在争夺优势的战斗中,苏联人取得了胜利。航空专家认为,苏联人制造出了绝妙的飞机。”从此,苏-27成为世界各地航展的明星,它飞到哪里,哪里就会引起轰动。   然而时过境迁,“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俄五代机的初次亮相不仅比美国F-22的首飞晚了近13年,比YF-22首飞则晚了近20年,而且比美国四代机普及版F-35的首飞时间也晚了3年多。同时别忘了。这次首飞的俄五代是“T”字头的,是工程代号。不是列装的型号。T-50距离正式列装还相距甚远。首飞的T-50,正面看像F-22,俯视看像短粗的F-22,侧面看有点像YF-23;从后面看,一眼就能确定是苏-27的后代。其外形的可看性远比不上几年前炒作的苏-47“金雕”。T-50的首飞,俄国人自然要吹嘘几句,在场的印度空军将领也跟着“震撼”了一番。俄国人的吹嘘明显底气不足,印度人倒像是个“托儿”。其他很多人感到更多的是失望。   看来,俄罗斯的航空工业已经拿不出震撼人心的设计了。经历了苏联解体后失落的十多年,俄罗斯航空工业元气大伤。虽然有国外订单支撑着门面,但人才的流失和投入的不足,已经与美国人拉开了不小的距离。还是那句话:“机运”即国运啊。      魔鬼藏在细节里      T-50果真只能带给人们一声叹息吗?且慢,有箴言道“魔鬼藏在细节里”。让我们通过几张有限的照片,揣测一下俄五代机的技术细节吧。   四代机(俄称五代机)最显著的特点是隐身。T-50在这个方面紧跟F-22,其机头和前机身都采用了棱线分明的上下两瓣设计,可以将射来的雷达波斜向反射出去,以减少雷达可接收到的回波;主翼以及像刀切一样的大边条与F-22的很相似,只是大了一圈:向外倾斜的双垂尾避免了角反射体效应,同样可以减弱雷达回波;后机身明显可以看到鼓出的两个发动机舱,与菱形进气道保持一定的上下距离,当是采用了S形进气道。由此可以推断,T-50正面和侧面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应当是比较小的。但是。两个尾喷口无遮无拦。大尾锥赫然在目,其后向的RCS应该是很大的。机身下表面、两个吊挂式进气道之间,有一个不算小的沟槽,完全没有F-22那样的平滑,其下方的RCS也小不了。总之,T-50在正向和侧向有比较好的隐身特性。但在后向和下方则很差。   四代机第二个重要指标是超音速巡航,俄国人在追求速度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他们很看中超音速巡航能力。可这次试飞T-50装的不是五代发动机AL-41F,而是苏-35-1的117S发动机,因此,仅从动力上无法推断其超音速巡航能力。飞机能否进行超音速巡航,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推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飞机的阻力特性。而飞机的阻力特性由多种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