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奶牛
最新奶牛
农户奶牛养殖的误区与对策
(中国奶业协会通联员 赵海燕推荐 作者:杨德智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农户在奶牛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疫病防治能力不强等因素,导致农村奶牛养殖业出现“奶牛利用率低,劳动效率低,养殖效益低”和“饲养成本高,发病率高,淘汰率高”等的不良局面,严重制约了农村奶牛业健康发展。本文就农村农户养殖奶牛过程中的误区作一阐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共飨奶牛技术推广工作者和奶牛养殖农户。
一、奶牛养殖存在的误区
(一)盲目引种,奶牛生产性能低下
由于饲养奶牛效益较高,回报率高而受到众多农民的青睐,部分致富心切的农户盲目进行奶牛养殖。在引种过程中,由于缺乏引种的常识和经验,对奶牛种源地区缺乏了解,在未进行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引种。在对种奶牛的生产性能、系谱、疫情检测等情况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购回饲养。结果,有的奶牛是一些被淘汰牛,不发情或配不上种;有的奶牛产奶性能低下,1天只能生产几公斤奶;还有的农户购回的是异性双胎母牛,没有繁殖能力;有的奶牛患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传染病。导致饲养的品种优质率不高,群体、个体差异较大,平均生产水平低,降低了整体的平均生产水平。严重者造成疫病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管理缺乏经验,饲养技术落后
在奶牛养殖中,散养奶牛户由于传统饲养习惯影响,在整个饲养环节中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等多种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犊牛饲养粗放,育成牛培育欠佳
在生产实践中,奶牛养殖户不重视犊牛的科学饲养培育。如未能适时断奶,及早开食,未作到“三勤”(勤打扫、勤观察、勤换垫草)、“三净”(饲料净、畜体净、工具净)。使育成牛配种时未达到正常发育要求。
2.“阶段饲养”不明确
根据成母牛的生理特点,应将其分为干奶期、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5个阶段,根据阶段不同,使用不同的饲养管理。但在生产实践中,大部分散养户不能分阶段科学配制日粮并正确饲养。比如,对产奶牛整个泌乳期使用一种精料,用泌乳期精料饲喂干奶牛等现象普遍存在。
3.重视产奶牛,轻视非产或低产奶牛
奶牛干奶期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胚胎发育;二是使乳腺组织得到更新;三是有利于母牛体质恢复。干奶期奶牛的饲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控制和避免母牛乳热症、皱胃移位、胎衣滞留等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实践中,有的奶牛养殖户认为不挤奶时可大幅度减少精料,于是在干奶期大幅度减少精料喂量,通常导致临产前奶牛膘情差,产犊费时费力、甚至难产,犊牛体质弱,母牛的产奶量降低。因此,切不可将产奶淡期的牛视为低能牛而减免对其合理投入,更不可将干奶牛视为无用而粗放饲养。
4.日粮组成、配制、使用不合理
粗饲料存在来源单一、质量低劣的问题。大多数散养户把奶牛养殖当作副业,没有制订科学的饲料均衡供应计划。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受养殖习惯的影响,使用精料产品时,自行添加一些饼粕、玉米面、麦麸、糙盐、磷酸氢钙等成分,这种“额外”添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奶量,但也让整个日粮的营养平衡过于随意。这种经验式的欠规范使用,影响了日粮最大经济效益的发挥。
5.不注重奶牛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提高牛的体质和产奶量,促进发情,预防胎衣滞留。对于肉用育成牛、繁殖母牛和奶牛每天应有3-4 h的户外自由活动,因此,运动场的建设不容轻视。许多养殖户不分季节,长期将奶牛拴系在槽上或木桩上,不让奶牛活动,用养黄牛的方法养奶牛。这样使得奶牛出现发情不明显、发情难配孕、产后胎衣排出迟缓、个别牛胎衣不下、体质差、抗病力弱等现象。
6.消毒意识淡薄
奶牛皮肤新陈代谢旺盛,对外界尘土反应敏感。当被毛附有干粪便和灰尘时,奶牛常用舌舔,用身体擦墙、擦槽的方法解除身上奇痒,随之会引起奶牛体内营养的耗费,食欲下降,严重影响奶牛身体健康。一些奶牛养殖户常缺少这方面的知识,经常不留意消毒,使奶牛感染病菌,发病死亡。另外,许多农户消毒意识淡薄,不注意圈舍的消毒,在奶牛饲养舍门前未设消毒池,导致人员进出交叉感染。牛舍、运动场环境污染严重。
(三)饲料结构不合理,饲草单一,生产效益低下
奶牛是草食动物,在饲喂上要以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1头优质奶牛每天需要饲喂大量优质的牧草和精饲料,但在实际生产中80%以上的农户均没有可靠的饲草来源。农户一般在夏季和秋季饲喂青刈苜蓿和禾草,冬春季饲喂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很少饲喂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推广面积较小。调查发现,农户对现有人工牧草和农作物秸秆的收贮、加工及利用不合理,特别是玉米秸秆未能及时予以青贮,任自然干燥、霉变,造成营养流失与浪费。因此,到春枯草季节和干旱季节,出现饲料(尤其是粗饲料)缺乏现象。每年的3-5月份,一些农户往往因为缺乏饲草,造成奶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