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燕之屋“质检门”与企业质量管理
燕之屋“质检门”与企业质量管理
在之前的节目当中记者调查发现,昂贵的血燕只不过是染了色的劣质白燕,还是对人体有害的毒燕,而且这样的燕品居然就是为中国大陆市场量身定做的。极品竟然是劣品,神话原来是谎话。事实的真相让人震惊,那么这所谓的血燕究竟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充斥中国大陆市场的大量血燕,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进来的呢?2011年10月11日央视《焦点访谈》视频:实拍商贩用鸟粪将劣质燕窝染色变成血燕来源:CCTV新闻频道播出《血燕的神话与真相(二)》,带来了“血燕神话”的突然幻灭!
“血燕神话”的突然幻灭,连累白燕下架“避风头”。宁波市场上不少白燕已悄然“回巢”,价格却纷纷“折翼”。继8月份曝出的“血燕门”后,香港又曝出“质检门”:香港科大抽查市面47款燕窝样本,发现全部含防腐剂亚硝酸盐,最严重的一个血燕样本每公斤含6400毫克亚硝酸盐,较香港肉食亚硝酸盐含量标准高出31倍。燕之屋究竟要如何走出重重危机的阴影?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食物及药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陈恩强表示,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可引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会感头痛及呼吸困难,皮肤呈紫蓝色,即是俗称的“蓝血人病”。他表示,成人每公斤体重摄取10至100毫克亚硝酸盐,有机会出现急性中毒,甚至致命。他指出,长期吸收亚硝酸盐,可能会在体内积聚致癌的亚硝胺,增加患癌风险。
中国市场上大量的“血燕”原来都是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不法商人将白燕窝用燕子粪熏为红色而成。而之所以大量炮制对人体有害的“染色”燕窝,就是为中国内地市场量身定做,因为中国一直“传说”血燕比普通燕窝更“珍贵”。
(据10月12日央视)可能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消息更让中国人尴尬的了。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哪国都有,但哪国都会打击,更不会让其成行成市。而无中生有的“血燕”,在我们这里不仅形成了广泛的市场,更拉动了邻国的“造假产业”。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不够成熟(假冒伪劣监管机制不完善,优胜劣汰机理运转无效)、中国企业品牌还未充分孕育的情况下,国人们对洋品牌怀有崇敬的心理。无论是买车、置业还是吃饭、穿衣,似乎洋品牌的质量和信誉更值得信任。然而,近年国际品牌在中国问题频现,如前些年的东芝电脑质量问题,最近搞得沸沸扬扬的奥的斯电梯,一些国际品牌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但因中国本土品牌的替代性不足,国人无奈依然对洋品牌趋之若鹜,进而也导致了许多衍生品的出现,如前些年的中国产“德国”地板,近时期大家热议的国产品“出国旅游”变身国际原产进口的达芬奇家居,等等。国际品牌在中国的频繁“出事”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洋品牌也有靠不住的时候。奥的斯让民众出行时惴惴不安、唯恐一不小心便与美好世界失之交臂;达芬奇让成功、“自信”的高端人士在追求高品位,甚至一步登天跨入所谓“上流社会”的浪漫中日日夜夜与危害极大的化学材料、试剂持续“亲密接触”。
谭小芳老师认为——国有品牌尽管步履艰难,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蹒跚着崭露头角。遗憾的是,缺乏诚信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耐不住寂寞的铤而走险,着实让具有民族精神和想支持民族工业的老百姓因三鹿毒奶粉、三聚氰胺等对中国著名牛奶品牌产生怀疑和恐惧;因其他地方螃蟹到阳澄湖“洗澡”而对“阳澄湖螃蟹”产生怀疑;十有八九喝了茅台对其是否为真心里没底;被网络揭露的玉石和翡翠造假工艺使得很多佩戴昂贵首饰的人士心里不是滋味;不计其数的品牌仿冒或假冒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为什么我们也贯彻国际管理标准,而我们的管理却还是这么没有质量;为什么我们经常考察和引进国外的管理经验,而我们的管理却还是中国特色的低质量。这是为什么,好像很多专家学者也产生过疑惑。然而我们考察一下中国质量人的生存状况,就知道为什么中国质量是这么差的根源。我们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却不知道“质量同样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生命”!
全球统计表明:“质量代价”高达企业税前利润的3~5倍。“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绝不是某些经济学家们所谓的“简单装配”。今天的中国,只有坚守“中国制造”的兴国之策。并不失时机地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蜕变,方可承担起中华民族崛起之使命,而蜕变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从“制造数量”向“制造质量”的跨越,也就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质”的跨越。质量问题不在于问题的本身,而在于做事情的人,在于做事者的思想和态度。解决质量问题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质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吗?出现质量问题怎么解决?欢迎进入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质量管理课程,寻找全面解决方案。
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认识到产品质量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但是,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来抓的人却并不是很多,很多企业家受暂时、短期的利益所驱使,以次充好,不能保证产品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而这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