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延续――奥巴马东盟新政评析管理.doc

继承与延续――奥巴马东盟新政评析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继承与延续――奥巴马东盟新政评析管理

继承与延续――奥巴马东盟新政评析管理 2009年11 月自称“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奥巴马在上台后亚洲之行的第一站――日本东京发表了他的亚洲政策的基调演讲,全面阐述了美国新政府对亚洲的外交、安全与经贸政策,重新宣告美国对东亚的“回归”。反映到与东盟的关系上就是更注意照顾东盟及其成员国的愿望与利益, 政策更具柔软身段。美国首次派驻东盟大使、签署拖延多年的《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及首届美国-东盟峰会召开无不显示出这一点。但是奥巴马“新政”并没有改变东亚地区大国战略合作与竞争的格局,也不会改变东盟的战略地位和地区作用,因此布什总统的东盟政策更多的是被奥巴马总统继承而不是颠覆。   一、奥巴马对东盟政策的继承和延续   1.奥巴马的东盟“新政”   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问题:(1)参议院于2007年在其纪念美国-东盟对话机制成立30周年的参议院110号决议中已经表达了举办美国-东盟峰会的承诺。这个承诺在奥巴马总统主持下已于2010年9月在纽约举办的美国-东盟峰会上得以实现。(2)任命驻东盟常驻大使。尽管这个职位大致上只具有象征性,但任命大使这个行动本身就表明了美国对东盟组织整体的承认,所以同样也得到了上述参议院决议的支持。(3)参议院拒绝批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因此美国无法参加东亚峰会(签署该约是与会的三条件之一)。该条约要生效必须获得参议院的批准,而参议院无限期拒绝批准该约只能使签署该约获得象征性。但即使是只具有象征意义签署该约的外交收益对美国、东盟双方来说都是足够满意的,因此不仅希拉里国务卿2009年7月在泰国普吉岛签署该约被普遍视作美国“重归亚洲”的重要标志,而且也使奥巴马得以在东京的演讲中首次表示“作为一个亚太国家,美国期待着参与事关本地区前途的讨论,并随着有关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全力参与。随着东亚峰会在应对当代挑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美国期待着以更正式的方式与之接触”。   2.多边贸易体制的偏好   东盟怀疑小布什政府意图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一直依赖于目标有限而投入不足的各项倡议,美国深化与东盟合作的提议只停留在美国政策形成框架进程和政府官僚机构协调之中,但实际影响一直非常有限。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两届政府中没有改变――美国政府对亚太多边经贸体制的偏好。除了历届政府对APEC的偏爱外,两届政府中意的多边经贸体制也是很好的注脚:如在2006年11月河内APEC峰会上,布什总统明确表示支持并呼吁成立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APEC发达成员及新加坡、智利等小国开放经济体鼓吹和积极推动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该构想不仅实质上是美国对如何向APEC茂物目标――贸易自由化进程注入活力和动力及其实现机制中的分歧,而且体现出美国认为在面临亚洲诸多排斥美国的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的情况下,支持建立跨太平洋贸易组织符合美国的利益。而由新加坡、文莱、智利和新西兰四个APEC成员参加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同样受到奥巴马总统的重视,2009 年11 月14 日奥巴马在出访亚洲的第一站――东京宣布美国将参加TPP协定,强调它不但能够促进美国的就业与经济繁荣,而且为设定“21世纪贸易协定的标准”做出巨大贡献。随后,美国贸易代表柯克于2009年12月14日正式通知国会,美国政府将启动TPP谈判。首轮谈判于2010年3月举行。   综上所述,奥巴马对东盟的“新政”是继承了布什总统的政策遗产,而不是颠覆。   二、东盟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局限   东盟无疑取得了东亚区域合作的“驾驶者”地位。但是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决定东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环境的本质约束性和国际政治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   1.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逻辑   东盟中意的“全面网入”战略意在使该地区尽可能多的大国竞争性互动从而维持“势力均衡”,大国之间有广泛的利益歧异和冲突需要某种机制协调,以使它们能坐在一起商讨共同关注的事务。这种大国冲突与合作交织的图景就是东盟能够施展小国影响大国的能力的舞台,即因为能够提供各国互信的最小公约数,所以能够主导大国参加的峰会,这不能说是最佳的机制但肯定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的机制。因此努力调和大国竞争就是东盟利益所在,即东盟致力于把大国网入各种眼花缭乱的地区机制、对话、伙伴关系和自贸区的目的就是用和平规范协调地区内国家尤其是大国的行为。   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例,从东亚历史和战略环境考察,可以说它在亚太地区和平稳定问题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缺乏互信、相互竞争的亚太大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并不是特定地区争端解决机制,而是如建构主义者所说的它从诞生起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建立互信达致长期和平稳定。一致性外交导致它无法过渡到“预防性外交”和最高目的“冲突解决”。它提供了并促使大国协调机制能持续运行的载体,它起到的作用就像是《格列夫游记》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