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方言学的答案
1,中古“十六摄”三十六声母 四声
十六攝
古代(宋代編的《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的等韻學根據韻腹的相近和韻尾的相同或相對應(即陽聲韻跟入聲韻韻尾雖不同,但發音部位相對應),把《廣韻》206韻分為十六攝:
1.通攝 包括東冬鍾(舉平以賅上、去、入。下同)
2.江攝 江
3.止攝 支脂之微(陰聲韻目無對應入聲。下同)
4.遇攝 魚虞模
5.蟹攝 齊佳皆灰咍祭泰夬廢(後四韻沒有相應的平、上聲韻)
6.臻攝 真諄臻文欣魂痕
7.山攝 元寒桓刪山先仙
8.效攝 蕭宵肴豪
9.果攝 哥戈
10.假攝 麻
11.宕攝 陽唐
12.梗攝 庚耕清青
13.曾攝 蒸登
14.流攝 尤侯幽
15.深攝 侵
16.咸攝 覃談鹽添咸銜嚴凡
ng和k收尾:通摄 江摄 宕摄 曾摄 梗摄n和t收尾:臻摄 山摄m和p收尾:深摄 咸摄
“三十六字母”相传为唐朝僧人守温所创,故又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根据现在的研究,“三十六字母”并不合于唐朝的声类,另外,守温的著述残卷也已经被发现,上面只记述了三十个字母,而且和“三十六字 母”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守温三十六字母”当出于后人的伪托。至于“三十六字母”究竟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
‘] 并[b] 明[m] (重唇)
非[f] 敷[f‘] 奉[v] 微[(] (轻唇)
端[t] 透[t‘] 定[d] 泥[n] (舌头)
知[(] 彻[(‘] 澄[(] 娘[(] (舌上)
精[ts] 清[ts‘] 从[dz]
心[s] 邪[z] (齿头)
照[t(] 穿[t(‘] 床[d(]
审[(] 禅[(] (正齿)
来[l] (半舌)
日[((](半齿)
(分二等、三等:
庄[t(]照二 初[t(‘]穿二 崇[d(]床二
生[(]审二
章[t(]照三 昌[t(‘]穿三 船[d(]床三
书[(]审三)
见[k] 溪[k‘] 群[(] 疑[(] (牙音)
晓[h] 匣[(]
影[(] 喻[(](三等、四等:
云喻三 以喻四)
(喉音)
“三十六字母”的第一行“帮滂并明,非敷奉微”被称为是唇音。更细的划分是,“帮滂并明”是重唇音,“非敷奉微”是轻唇音。从现代语言学的说法来看,重唇音就是双唇音,轻唇音就是唇齿音。
第二行“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称为舌音。舌音也分为两类,“端透定泥”称为舌头音,“知彻澄娘”称为舌上音。实际上两者都是舌尖或舌面的塞音,不同之处是,前者是舌尖音,后者是舌面前音。
第三行“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称为齿音。齿音亦分为两类。“精清从心邪”称为齿头音,“照穿床审禅”称为正齿音。它们彼此间的关系类似于舌头音和舌上音,发音部位一个靠前,一个靠后。在现代语言学上,实际上舌音和齿音的发音部位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硬腭或齿龈和舌尖或舌面所发出的,不同的是,舌音都是塞音,而齿音都是塞擦音或擦音,将同一位置的塞音和塞擦音或擦音归为不同类也是古人的一贯做法。
第四行“见溪群疑”称为牙音,此名较为怪异,许多人搞不清楚牙音和齿音有何区别。其实这里牙指的时舌根处的大牙,就是臼齿。古人审音不细,将舌根音的发音部位误认为是臼齿,于是就有了这个不确切的名字。
第五行“影晓匣喻”称为喉音。但它们还需要具体分析。“晓匣”的发音位置其实与舌根音相同,但由于它们是擦音,故没有和是塞音的牙音放在一起。喻基本上是一个半元音,类似今天汉语的y声母。而影是声门擦音。
第六行“日来”分别被称作半齿音和半舌音。这两个称呼多少有些误会的成份。原本两者分别被放在齿音(日)和舌音(来)里,但由于某些原因,音韵学家将它们从各自的位置取出来,合成了一个新的音种,称为舌音齿。其实意思是从左边念是舌音,右边念是齿音。后人不明此理,以为两者和舌音齿音发音部位有所不同(不过确实也不同),便分别称之为半齿音和半舌音。不过将日来二母单独列出也是有其根据的。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日来二母属于无擦通音,音色接近元音,而与其他声母的情况不同。
各组内部声母的排列也不是随意的。除齿音外,每种音都由四母组成。这四母的排列正好是按照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来排列的。齿音略有不同,因为齿音没有次浊,排列方式为全清,次清,全浊,全清,全浊 客家方言的共同特点:
1、古全浊声母(并定群从澄崇船)字不分平仄今音声母一律变为送气清音:排、部、白、步、别、鼻、定、共、旧、动、坐、在、淡、大、病、肥、薄、断、尽、直、近
有人认为赣、湘、山西、河南、苏北的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