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03美容中药学.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05-03美容中药学

第一章总论 中药:指我国中医历来用以治病的药物 美容:狭义是指人体五官的美化和修饰 广义包括颜面、须发、躯体、四肢及 全身的健康美。现在又分 生活美容:指美容化妆、美发和服装 修饰等美化人的容貌的美容手段 医学美容:多使用手术、药物或物理等医 学手段来达到美容效果,提高人体的美 度,技术复杂,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 人们对美容的认识 婴儿的美 年轻人 年轻是健康美。因为年轻人的脏腑生理功能活动正常,免疫力旺盛,内分泌腺分泌量适中,新陈代谢活跃,血液循环通畅,因而皮肤细腻洁白,色泽亮丽,极富弹性。 中老年人 科学发现,皮肤老化是随着生理功能衰退而 伴生的一种衰老特征。阻止衰老不现实,延缓 衰老可行,即美容。美容对年轻人、对中、老 年人都有必要。 您能阐述美容的必要性吗? 仅从现代人们的生存状况对人体质的影响就 可理解美容的必要性: 自然环境- 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的现象依然存 在,中医有人提出“环境毒”的概念来描述。(包括 气、水、食、土、声毒等) 明代还有《万病回春》、《扶寿精方》、《本草品汇精要》等书,都有中药美容的介绍。 清朝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最有名。 清朝宫廷对美容方面的运用极为讲究,乾隆帝甚至亲自过问美容品之事。晚清的慈禧太后,更为重视美容,遗留至今的清代宫廷医案中,有很多慈禧和光绪的保健美容医方,从内服的延年益寿驻颜方到外用的美肤美发方均很多。 (7)湿度因素 角质层在偏湿或温暖气候中可保持水分和减少水分的丢失。 (8)生物学因素 人体皮肤的功能和活力在一天中是随人体机能的不断变化而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被称为“皮肤生物钟”现象,一天24h中大约下午3时由于食物经过消化,营养物质吸收,皮肤血循环加强,皮肤对营养及化妆品中的有效物质吸收能力也加强并达到一天的高峰。所以这段时间做皮肤护理有利于皮肤吸收。 (二)中药的性能与功效 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与无 毒等几个方面。 1 药性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古时称四气。临床用药原则是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因为很多损容性疾病都是感受风热或火热之邪、阴虚生热所致,从而表现为热证,故寒凉药使用较多。如金银花、蒲公英等。温热药在美容保健中使用较多,因为温热药有升腾阳气、鼓舞气血上浮与面,从而使颜面肌肤获得充足的养分,表现出红润光泽,富有弹性。如党参、附子等。 2 药味 由口尝而得。古时称五味,也有概括为7味的,实践证明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而味相同的药作用也相近。 辛—发散、行气、行血。擅长祛风解表,疏通气血 。如白芷、藿香。 甘—有补益作用。尤其在美容保健中,为首选药。 如熟地、黄精。 酸、涩—收敛、固涩。常用来收湿敛疮。如五倍子 、龙骨、牡蛎等。 苦—有泻和燥的作用。如通泄热结的大黄、清泄火 热的黄芩、黄连。 咸—能软坚、散结、泻下。多用于治肿块、便秘。 如海藻、昆布等。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肥胖等。如茯 苓、猪苓、滑石等。 3 归经:是指药物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实际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美容中药多以归肝、肺、脾、胃、大肠经为多,次为心、肾经。 肝主疏泄,藏血,维持全身气机的调畅,生理功能正常与否与美容关系密切。疾病的发生多与情志因素有关。情志致病基本机理便是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美容保健用药多入肝经,具疏肝理气功效,能预防肝气郁滞,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美容。具补肝血、益肝阴功效的药物则可明目、防皱、延年驻颜。常用中药有当归、白芍、川芎、地黄、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菊花、柴胡、香附等。 肺主皮毛,朝百脉,通调水道。临床损容性疾病常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如肺热循经上壅导致的痤疮,太阴气虚导致的面无光泽。常用中药有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乌梅、麦冬、百合、阿胶、玉竹、天花粉、白及、辛夷、细辛、藁本、白芷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功能健全,方能保证气血生化有源,从而百脉充盈,皮毛荣茂。脾虚生湿导致肥胖症,胃火上炎导致粉刺等。常用如脾经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扁豆、升麻、葛根、苍术、山药、黄精、薏苡仁、陈皮等。常用入胃经的中药有石膏、知母、黄连、大黄、黄芩、大青叶、山楂、鸡内金、厚朴等。 大肠主传化糟粕,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若功能异常,则不能保证食物的正常传化。临床常见便秘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